小心第三代荔枝蒂蛀虫内容摘要:

2、蛀果率平均为382,最高 517。 百果虫量平均 26 头,最高 37 头比去年的 541 头减少 519;二,发生趋势今年挂果面积大早、中、迟熟品种混栽现象较普遍,早熟品种处于膨大期,中、迟熟品种处于幼果期。 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田间虫源辗转为害。 据广州气象台预测46 月份雨量偏少,平均气温略偏高,利于荔枝蒂蛀虫发生。 预计第三代荔枝蒂蛀虫在我省荔枝主产区发生中等。 从 4 月下旬至 5 月中旬由南至北相继进入成虫高峰期主要发生特点是:发生期不一致,发生分布不平衡,早熟品种重于中、迟熟品种。 各地应加强田间调查,及时准确掌握该虫发生动态,准确预报成虫发生高峰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农药,及时分类指导防治,降低该虫源基数,减少为害,确保荔枝的安全生产。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