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期中测试2内容摘要:

联军侵华战争 22.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 据统计,以下为 1900~ 1936年各报刊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 其中属于 1901年的是 ( )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新政” B、三民主义、民国、南京、孙中山、共和、阿 Q C、五四、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骞、 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抗日 23. 2020 年 ,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鼠首。 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 ( )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 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24.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包括 ( ) ①主观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提不出一个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②定都天京后,领导集团争权夺利,发生了天京变乱。 ③战略上失误,偏师北伐,导致失败。 ④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2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成了 “洋人的朝廷 ”。 《辛丑条约》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内容是( ) A.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 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 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D. 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第Ⅱ卷 非选择题( 50 分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 ,第 26 题 19 分,第 27 题 17 分,第 28 题 14分。 ) 26. ( 18 分)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 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三则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 中书省也称都里,为全国行政中枢。 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 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 《元史 •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 材料三 康熙十六年十月癸亥,谕大学士等曰:“朕不时观书写字,近侍内无博学善书 者,以致讲论不能应对。 今欲于翰林内选择二员,常侍左右,讲究文义。 但伊等各供厥职,且住外城,不时宣召,难以即至。 著于城内拨给闲房,停其升转,在内侍从数年之后,酌量优用。 再如高士奇等能书者,亦著选择一二人,同伊等入直。 尔衙门满汉大臣会议具奏。 —— 《清圣祖实录》卷 69 请回答: ( 1) 材料一中三省的职能分别是什么。 ( 3 分)有人认为这种制度下的 政治是“皇权下的民主”, 试分析该观点形成的原因 ?( 4分) ( 2) 依据材料二,可知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中书省不同,元朝中书省的职能是什么。 ( 2 分)地方上行中书省的设置有何意义。 ( 2 分) ( 3) 依据材料三,康熙帝在当时设置了什么机构。 ( 2 分)这一机构设置的作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