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柚子青霉病和绿霉病的防治内容摘要:

2、菌称为指状青霉(。 两菌均以菌丝体腐生于各种有机物上,它们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亦可通过病健果接触传染,从伤口侵入致病。 通常高温高湿条件均有利两病发生,但青霉病在 1826时发病最多,绿霉病在2527时发展迅速。 如在雨后、重雾或露水未干时采果,果皮含水量高,易擦伤致病。 果实在采收、分级、包装、贮运过程中造成伤口多,以及贮运期间温暖(1827)高湿(相对湿度 95%98%),发病最为严重。 防治方法(1)采前 715 天喷 50%施保功可湿粉 1500 倍液+2,400 单位药液 1 次可减轻贮运期果腐。 (2)选晴天露水干后采果。 (3)分级、包装、贮运时慎防果面被碰、刺、压伤。 (4)采后当天至迟 23 天内进行果实保鲜防腐处理(45%特克多,或 25%施保克,或 45%味鲜安 25003000 倍液各与 2,4液混合浸果 1 分钟)。 (5)做好库房消毒(臭氧消毒或硫磺熏蒸 24 小时(10 克/立方米)等)。 (6)控制好库(窖)温湿度(一般为 59,相对湿度 85%90%,但不同种类稍有差异),注意通风换气。 (7)改进包装(如用“联苯”处理包装纸或薄膜等)。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