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品种及其栽培特点内容摘要:

2、实应具有汁液多、出汁率高,果肉黄色、橙黄色或白色,不宜褐变等特点。 鲜食加工兼用品种我国大部分品种属于此类。 其特点为果实含糖量高,汁液中等,果肉厚,酸甜适口且有香气,即可加工,又可鲜食。 仁用品种优良仁用品种的果实应具有仁大、饱满、味甜,富含脂肪和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出仁率高等特点。 仁干兼用品种此类品种果型小,果肉厚,含糖量高,离核,仁大香甜,既可制干,又可取仁。 栽培特点杏树对土壤、地势的适应能力强,多植在山坡梯田和丘陵地上,在 8001000米的高山上也能正常生长。 在壤土、黏土、微酸性土、碱性土上甚至在岩缝中都能生长。 杏树耐寒力较强,可耐更低的温度;也耐高温,夏季最高气温 能正常生长结果且品质 3、佳。 杏树不耐水涝,地面积水 3 天就会烂根死树。 在种过杏、桃、李和樱桃等核果类果树的地方,不可再建杏园,否则易发生再植病,轻则树体发育不良、品质差,重则死树,导致建园失败。 杏大多数品种自花不育或自花结实率很低,因此必须配置授粉树才能获得高而稳定的产量。 一般情况下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比例为 31 至 41。 杏树苗木繁殖主要采用嫁接繁殖,常用的砧木有山杏,即西伯利亚杏,其广泛分布于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抗寒、抗旱,与杏亲和力强,可以提高杏树的抗旱、抗寒力,而且有矮化作用。 用普通杏作砧木,因树体高大,枝干粗壮,开始结果和进入结果期稍晚,但寿命长。 有的地区用山桃、李、梅等作砧木,这些砧木多数与杏亲和力弱,杏树成活率低。 杏树栽植密度应根据品种、地力、管理水平等来确定,一般鲜食品种 2 米4 米至 3 米5 米的株行距较为合适,亩栽 4080株。 仁用品种以 2 米3 米至 3 米4 米的株行距为宜,亩栽 55110 株。 加工品种可取二者之间的密度。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