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的霜霉病内容摘要:

2、色病斑,但不着生霉状物,椭圆形病斑周围有宽 23 毫米;稍凹陷的灰白色圈带;在持续干旱的条件下,呈现灰白色小形病斑后期往往在病部又被灰霉病、黑斑病等半腐生菌侵染而产生灰色或黑色霉状物。 鳞茎受害后,外部鳞片变软、皱缩,有时混发软腐病。 本病的特征为病斑较大、长椭圆形、黄白色,雨后病斑变为灰白色,潮湿时病斑上长出稀疏白霉,高温时长出灰紫色霉。 (病 原)属鞭毛菌亚门、霜霉属、葱霜霉菌。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主要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存活,秋季侵染幼苗或种株鳞茎内的菌丝体,形成系统侵染。 在南方地区因气候温暖病菌可随病株在田间存活。 此后,病斑上长出胞子囊借风雨传播,自气孔侵入形成再次侵染。 本病遇低温、阴雨或时常出现重雾天气时,则流行较快。 在重茬地、地势低洼地以及大水漫灌、过度密植等条件下,发病也较重。 (防治方法)实行 23 年轮作;并注意清理和烧毁病残组织。 定植前严格选用健壮秧苗,淘汰病苗。 合理密植,适量浇水加强田间雨季排水;在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可用 75%百菌清可湿性松剂对水 600 倍;58甲霜灵锰锌、70代森锰锌、64杀毒矾、70乙锰可湿性粉剂或: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对水 500 倍喷施;或用 1:1:240 波尔多液,每 10 千克药液中加中性洗衣粉510 克作为展着剂。 隔 57 天喷 1 次,连续防治 23 次,以后可根据病情再行喷药。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