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育苗细抓5点内容摘要:

2、4 号、金球 3 号等;红皮可选用辣味浓、产量高的品种,如紫星、双环红等。 床应选择土质疏松、肥沃、保水性强,23 年内未种过葱、蒜类蔬菜的地块。 每亩大田需苗床 (35 平方米左右),用种量 斤。 播种前要施足腐熟的基肥,再配对含有氮、磷、钾的三元复合肥,每分地按照23 公斤撒施后翻耕,精细整地,做成 宽的畦,浇透水,待播。 种期的早晚,直接影响着幼苗的大小,从而最终影响洋葱的产量。 早播,幼苗生长期延长,造成营养面积过大,秧苗容易抽薹;晚播,幼苗弱小,耐寒能力低,越冬容易死苗。 所以,要实现高产就得掌握最佳的播种时期,根据定州菜农的生产经验,最适宜的播期在白露前后 3 天(9 月上旬)。 采用干籽撒播, 3、播后覆盖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 盖土后,每亩苗床可用 33%的除草通 100 毫升喷雾,防除苗床的杂草。 期管理的中心工作是培育适龄壮苗。 播种后在畦面上盖上一层麦秸或遮阴网,有利于保湿防高温防雨,出苗前应一直保持土壤湿润,当苗床上有 60%左右的苗长出时就可揭除覆盖物,视天气情况及时洒水,防止苗床板结,并可结合浇水追施 1%的尿素,通过肥水调控,培育适龄壮苗。 既要防止幼苗长得过大,引起早期抽薹,又要避免幼苗生长细弱,影响越冬。 一般洋葱苗达到 4 片真叶、株高 2025 厘米、叶鞘直径 67 毫米时就可定植了。 植时应按洋葱苗大小分开移栽,以便其生长一致,并剔除叶鞘直径超过 8 毫米的大苗和 3 毫米以下的弱小苗及病苗。 定植一般在 10 月底到11 月上旬完成,要求平均温度在 45时进行定植。 因洋葱从定植到恢复生长约需 30 天左右,所以必须在严寒来临前,促使其根系生长发育良好,防止土壤结冻抬根引起死苗。 定植密度一般要求亩栽 2 万株左右,行株距 2015 厘米,定植深度以不掩埋五叉股为好。 定植完后浇水,促进洋葱苗成活,切忌全田灌水,造成土壤板结,不利洋葱生长。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