荸荠杆枯病预防的新技术内容摘要:

2、发病条件。 该病以菌丝体在病组织内越冬,第 2 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萌发产生芽管,由气孔穿透表皮侵入,经 6潜育,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 气温 17适宜于该病流行。 另外,偏施氮肥,缺少磷钾肥是该病加重的诱发因素。 三、预防技术。 其核心在于早用药、巧施肥、重烤田,即育苗前把种球茎浸泡在 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250 倍溶液中 18时;在秋凉时暂不追肥,开始重烤田,待田烤至开小裂时约 20 天,再追肥。 追肥以尿素配硫酸钾,按 1:例,每亩追尿素 25千克,硫酸钾 克,即可起到明显防效。 该项技术自 2001 年在荸荠种植区推广以来连续推广 3 年,防效显著,尤其是抓住 9 月份秋凉时重烤田,对杆枯病防效显著。 农民朋友不妨一试。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