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5化学方程式单元检测内容摘要:

写出 A、 B两个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丙进行了图 C所示的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粗铜丝,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 然后,用酒精灯给 a端铜丝加热数分钟。 停止加热后冷却,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 甲认 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乙、丙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 (4)你认为 _____________的结论正确,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结论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导致其他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因此,如果_____________的反应,则一定要设计反应在密闭装置中进行。 四、计算题 (本题包括 1小题 ) (AgCl)沉淀和硝酸钠。 为测定某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将生理盐水样品与足量的硝酸银溶液混合,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1)反应后生成氯化银的质量为 ___________g。 (2)计算该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解析 1.【解析】 选 A。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反应需消耗气体或产生气体,应在密闭容器内进行实验。 B中,蜡烛燃烧既有气体参加也有气体生成; C中,镁条燃烧要消耗氧气; D中,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故三个实验均需在密闭容器中完成。 2.【解析】 选 A。 化学方程式等号左边,共含有 2个 Sb原子、 4个 H原子、 7个 O原子,等号右边已有 4个 H原子和 2个 O 原子。 由此可以推知,一个 X分子含有 2个 Sb原子、 5个O原子,则 X的化学式为 Sb2O5。 3. 【解析】 选 D。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遵循的规律,题中 A、 B、 C三个选项中涉及的变化均为物理变化 ,故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 4.【解析】 选 C。 本题考查对化学方程式意义的理解。 可采用“淘汰法”解题:由反应为“化合反应”可淘汰 D;由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2∶ 1∶ 2,淘汰 A,因为 A中分子个数比为 1∶1∶ 1;由各物质的质量比为 1∶ 8∶ 9,淘汰 B,因为 B中各物质的质量比为 7∶ 4∶ 11。 5.【解析】 选 D。 选项 A中的化学方程式没有注明反应条件;铁燃烧应生成四氧化三铁而不是生成三氧化二铁, B违背了客观事实;选项 C中的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 6.【解析】 选 A。 对照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 Z的质量减少了 78 g。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