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3套内容摘要: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春秋时期最主要的特点是 A、周王室衰微 B、诸侯争霸 C、奴隶制确立 D、封建制形成 1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1与“退避三舍”“围魏救赵”“纸上谈兵”三个春秋战国时期成语无关的人物是 A、晋文公 B、赵括 C、齐桓公 D、孙膑 1 以下世界 文化遗产中,反映我国战国时期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是 A、布达拉宫 B、都江堰 C、莫高窟 D、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1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 A、铁农具的使用 B、耧车的使用 C、筒车的使用 D、牛耕 1 《史记 商君列传》记载: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 ”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 承认土地私有 ,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奖励耕战,高产者可免除徭役 C、 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废除旧贵族特权 D、 统一货币、度量衡 、文字 早在 先秦时期,对下列天文、历法有记载的是 ① 关于哈雷慧星的记载 ② 关于日食的记载 ③ 关于月食的记载 ④ 关于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的记载 ⑤关于测定一年 24 节气的记载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⑤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⑤ 2下列文字中,最早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的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大篆 D、铭文 22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2屈原的代表作是 A、《离骚》 B、《诗经》 C、《道德经》 D、《吕氏春秋》 2 下列属于孟子言论的是 A、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 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D、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2 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 B、 “兼爱 ”、 “非攻 ” C、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 D、 “仁者爱人 ”、 “为政以德 ” 2 战国时期,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思想家是 A、 孟子 B、孙武 C、 孔子 D、韩非 二、非选择题 2连线题(每线 1 分,共 12 分) 将下列学派与其代表人物以及主要思想连接起来 儒家 孔子 威武不能屈 墨子 法家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老子 道家 孙武 “兼爱”“非攻” 韩非 兵家 因材施教 庄子 墨家 孟子 无为而治 2问答题 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 4 分) 2问答题( 2+2=4 分) 夏、商、西周衰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举一例说明。 列举题( 3+7=10 分) 春秋争霸的霸主有:(只要写出三个即可) 战国七雄是: 3材料解析题( 5+3+4+4+2=18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材料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材料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请回答: ①上述材料是我国 时期的大 家、大 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说的,他提出的“仁”的学说包含。 ②说说他的教育成就。 ③上面材料一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表达了他的什么教育思想。 ④上述材料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发。 ⑤除上面他说过的三句话外,你还能列举一例吗。 七年级历史 ( 上册 ) 期中试卷参 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2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B C D D B 7 D A C A B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B A C B D C D A C A B B D 二、非选择题 2连线题(每线 1 分,共 12 分) 将下列学派与其代表人物以及主要思想连接起来 儒家 孔子 威武不能屈 墨子 法家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老子 道家 孙武 “兼爱”“非攻” 韩非 兵家 因材施教 庄子 墨家 孟子 无为而治 2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 4 分) 2 共同原因:残暴统治( 2 分) 例:课本中夏桀、商纣、周厉王的例子任意一个即可。 ( 2 分) 齐桓公、晋文公、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