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草莓灰霉病白粉病内容摘要:

2、白色粉状物,严重时叶片向上卷曲,叶缘萎缩、枯焦。 花蕾遭受侵染后难以开放,花瓣转为红色。 幼果受害后发育受阻,并且逐渐干枯。 这两种病害的共同之点表现为:均为真菌性病害:均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均忌连作种植;气温在 1225范围内,在高湿条件下均易发病。 针对草莓灰霉病、白粉病的特点,须从农业措施和化学防除两个方面着手防治。 农业防治:进行水旱轮作,连续种植一般不能超过 2 年;改善水系设施,做到能灌能排能滤,促进草莓发根良好健壮;科学配方施肥,切忌偏施氮肥;合理密植,防止荫蔽;彻底清除销毁病株。 化学防治:对于灰霉病,可用 10适乐时 10 毫升对水 20 公斤,或 3多氧清600800 倍液,或 50速克灵 800 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 800 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800 倍液防治。 以上几种杀菌剂视病情每隔 710天喷杀 1 次。 对于白粉病,可用普 K 作物杀菌修复液每亩 20 毫升对水 50 公斤,或 3多氧清 600800 倍液,或 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30004000 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 1000 倍液,或 30特富灵 5000 倍液防治。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