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疮痂病防治内容摘要:

2、)发病条件:该病是由野油菜单孢菌辣椒斑点病致病型细菌侵染引起。 病原菌可附在种子上越冬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条件适宜时,病菌通过雨水、风及昆虫等传播,从气孔或伤口侵入,在细胞间隙中繁殖,致使表皮组织不断增厚而成疮痂状,病斑溢出的菌脓再借风雨或昆虫扩大传播。 (3)防治方法:选用抗病优良品种。 种子消毒。 用 55温水烫种 15 分钟,或用 1%硫酸铜溶液浸泡已预浸的种子5 分钟,捞起后拌适量的草木灰中和酸性,或用 1:10 的农用链霉素液浸种 30分钟。 栽培管理。 实行轮作,深沟窄畦,合理密植,及时排水,增施磷、钾肥,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 72%农用链霉素 2000 倍液,或 1:1:200 波尔多液,或 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70%五氯硝基苯 600 倍液等喷雾,交替使用,每隔 710 天 1 次,连用 23 次。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