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的几种主要介壳虫防治方法内容摘要:

2、,产卵后雌虫被推移在卵囊前方呈倾斜状。 (2)芒果轮盾阶。 雌成虫介壳近圆形。 半透明白色,第 1、2 蜕皮壳位于介壳前端,黑褐色,边缘绿黄色。 雄虫介壳长形,白色,两侧平行,背面具 3 脊,蜕皮壳 1 个,位于介壳前端,黄褐色,常几个至数十个介壳群集于叶片上。 (3)荔枝缨单蜕蚧。 雌成虫介壳第 1 蜕皮壳卵形、褐色,第 2 蜕皮壳比第 l 蜕皮壳大得多,梨形,褐色,具纵脊。 雄介壳蜕皮壳 1 个,位于前端,金黄色,介壳背面及两侧满布白色蜡条或蜡块,多发生于叶背,较分散,体形小。 介壳虫以刺吸式口器刺吸寄主叶片、新梢、花穗、果实的汁液,不但影响寄主的生长发育,还会诱发煤烟病,影响叶片光合作用,污染果实,降低商品价值。 荔枝介壳虫的防治应以果园常规管理措施为基础,结合秋、冬季清园修剪,除去过密枝、阴枝及虫源多的枝叶,及时烧毁,使果园通风透光,从而减轻危害。 药剂防治应掌握在初孵若虫蛹散期(爬虫期)喷药 12 次。 可选用 40%速扑杀乳油 8001000 倍液,25%喹硫磷乳油 800 倍液,或 40%乐果乳油 1000 倍液。 采果后结合秋、冬季清园,喷施 50%甲胺磷乳油 1000 倍液。 药剂防治要注意合理施药,以保护捕食瞒、瓢虫、草蚧、寄生蜂等自然天敌。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