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的菌核病内容摘要:

2、生、排列于盘面,棍棒状,内含 8个子囊孢子。 子囊孢子椭圆形或梭形,无色、单胞。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核遗留于土壤中或混杂在种子间越夏、越冬。 菌核萌发后,子囊盘中的子囊孢子成熟后向外弹射,借气流传播。 先在生长衰弱部位如叶片、花瓣上侵染,以后侵入健部,引起为害。 在田间病菌可以反复侵染,扩大蔓延。 病菌喜温暖、潮湿的条件。 病菌发育适温 20,相对湿度 85%以上为适,低于 70%病害扩展明显受阻。 但菌核耐干燥,在干燥土中可存活 3年以上;而潮湿土中仅存活 1年;在水中,1 个月即腐烂死亡。 栽培条件对病害影响较大。 一般排水不良、通透性差、偏施氮肥或遇霜害、冻害等的田块,发病重。 防治措施(1)轮作、水旱轮作更佳。 (2)选种,汰除混在种子中的菌核。 (3)高垄栽培,雨后排水,避免偏施氮肥,收获后清除病残体,即刻深翻,压埋菌核。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 50%氯硝铵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或 20%甲基立枯磷乳油 1000倍液,或 40%多硫悬浮剂 500倍液,或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或 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 1500倍液,或 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