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晚疫病综防技术内容摘要:
2、害较轻的植株应摘去病叶就地深埋。 二、药剂防治这是目前控制马铃薯晚疫病流行的主要措施。 晚疫病防治掌握三个主要时期:在齐苗期、结薯期和后期遇阴雨特别是阴雨加有雾的天气,在转晴后等 3 个时期要及时防治。 常用药剂有克露倍液、2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雷多米尔倍液、杀毒矾倍液、代森锰锌倍液等。 使用方法:()叶面喷施。 在病害发生前或发生初期施第一次药,以后每隔天喷次。 发病前可用保护剂,可用 2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80%大生M45 可湿性粉剂 600液。 发病后应用内吸治疗剂或内吸治疗剂与保护剂的复配制剂。 为减少抗药性的产生,最好多种药剂交替使用。 ()根灌甲霜灵药液。 在中心病株出现后,或在现蕾期至开花期,每亩用甲霜灵锰锌。 注意事项:(1)由于封垄后很难使杀菌剂到达地面,所以在封垄前至少施用 1杀菌剂。 (2)避免灌溉障碍。 (3)采用不同喷施方式,避免漏喷。 (4)在快速生长阶段和利于晚疫病浸染的天气,要严格按照严密的防病日程进行防病。 (5)如果施用杀菌剂间隔大于 7 天,就应该施用较高浓度的杀菌剂。 专利查询。马铃薯晚疫病综防技术
相关推荐
2、光节能温室。 一般温室或大棚等生产室,生产前进行彻底地灭虫、消毒处理。 直接利用脱毒试管苗,也可以将脱毒试管苗经液体培养或假植后,苗长至 68 片叶时,进行室植,密度为 2501)促生根:定时供给促生根营养液,每隔 180s,喷雾 30s,约经7d 左右,开始大量生根。 当生根 90以上,根长 10右时换促生长型营养液。 (2)促发棵:换促生长营养液后,注意光照和温度管理。 每隔 57d
充分振荡 C. 降低温度 D. 升高温度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 36 g,将 5 g食盐放入 10 g 水中,在 20℃时,所得食盐饱和溶液( ) A. 15 g B. 14 g C. g D. g ℃时, 25g水中溶解 ,该物质的溶解性是( ) A. 难溶 B. 易溶 C. 可溶 D. 微溶 8. 25℃时, 80g水中最多能溶解 8gM
是我们实验室常用常备的化学试剂。 某同学为鉴定某一无色溶液是否为稀硫酸,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表明溶液中一定有氢离子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到 pH 试纸上,测得 pH= 0,表明溶液呈酸性③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一定有硫酸根离子 ④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稀硝酸
的缘故 C.人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D.煤气中毒主要是 O2与血红蛋白牢固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 8.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的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使用。 铝在下列应用时应加以控 制的是( ) ①制铝合金门 窗 ②制炊具 ③制成易拉罐 ④包装糖果和小食品 ⑤制电线 ⑥用氢氧 化铝凝胶制胃舒平药品 ⑦银色漆颜料 A.①②③④ B.④⑥ C.②③④⑥ D.①⑤⑦
10 ℃ 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 30 ℃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 大 5. 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t1℃时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 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时,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的甲相似 6. 甲物质的溶液可用作化 肥
2、雨年份,空气潮湿或温暖多雨条件下发病重。 种植感病品种,植株又处于开花阶段,只要出现白天 22左右的温度且相对湿度高于 95%持续 8 小时以上,夜间 1013,叶上有水滴持续 1114 小时的高湿条件,本病即可发生,发病后 1014 天病害蔓延全田或引起大流行。 三、新芋 4 号、安农 5 号、宁薯 5 号、丰收白等,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 少初侵染源。 做到秋收入窖、冬藏查窖、出窖、切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