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晚疫病无公害防治措施内容摘要:

2、雨年份,空气潮湿或温暖多雨条件下发病重。 种植感病品种,植株又处于开花阶段,只要出现白天 22左右的温度且相对湿度高于 95%持续 8 小时以上,夜间 1013,叶上有水滴持续 1114 小时的高湿条件,本病即可发生,发病后 1014 天病害蔓延全田或引起大流行。 三、新芋 4 号、安农 5 号、宁薯 5 号、丰收白等,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 少初侵染源。 做到秋收入窖、冬藏查窖、出窖、切块、春化等过程,每次都要严格剔除病薯,选未发生过晚疫病的地块进行留种。 据马铃薯生育期短,吸收肥料以前、中期最多,占总肥量75%,采取增施有机肥、注意底肥与追肥、磷肥与氮肥相结合,底肥以牲畜栏粪及厩肥等有机肥为主,667 平方米施 2000 千克有机肥和磷酸二铵 15 千克,在幼芽破土零星开始出苗时,疏松表层土,每 667 平方米用 10 千克尿素肥穴施。 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拌种。 在发病初期喷洒 70%锰锌?乙铝或 78%波锰锌(科特)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10%氰霜唑悬浮剂50100 毫升、快净水分散粒剂 1500 倍液、11200 倍波尔多液封锁发病中心,防止蔓延。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