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22人的性状和遗传练习题内容摘要:
、棉花的绒长和绒短都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符合相对性状的概念。 1在下列基因组合中,表现出相同性状的是 ( ) A、 Cc 和 CC B、 CC 和 cc C、 Cc 和 DD D、 Cc 和 cc 答案: A 解析: 【解答】 : 当一对基因中有显性基因时一般变现显性性状,一对基因中都是隐性基因时,变现为隐性性状。 Cc 和 CC 都是显性的性状,表现为 C 控制的性状。 故答案选 A。 【分析】 : CC 和 cc 分别表现为 C 和 c 控制的性状, Cc 和 DD 表现为 C 和 D 控制的两种不同的显性性状, Cc 和 cc 分别表现为 C 和 c 控制的性状。 1牛的体细胞中含有 30 对染色体,那么牛的卵细胞中和受精卵中分别含有的染色体数是 ( ) A、 30 对, 30 对 B、 30 条, 30 对 C、 30 条, 30 条 D、 30 对, 30 条 答案: B 解析: 【解答】 : 牛的体细胞中含有 30 对染色体,即 60条。 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在生 殖细胞中,染色体成单。 故答案选 B。 【分析】 :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染色体由 DNA 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 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 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一组是( )。 A、人的身高与体重 B、玉米的白粒与黄粒 C、兔的长毛与黑毛 D、家兔的白毛与北极狐的白毛 答案: B 解 析: 【解答】 :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玉米的白粒与黄粒 ,玉米的粒不同的颜色,属于同一物种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故答案选 B。 【分析】 :人的身高与体重,是人的不同性状,兔的长毛与黑毛也是兔的不同性状,同一物种的不同性状;家兔的白毛与北极狐的白毛,是不同物种的相同性状,不符合题意。 1若豌豆的花瓣细胞具有 12 对染色体,那么其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应该是( )。 A、 6 条 B、 12 条 C、 6 对 D、 2 对 答案: C 解析 : 【解答】 : 花瓣细胞具有 12对染色体,体细胞中含有 12对染色体,则卵细胞中含有 6对染色体。 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成单。 故答案选 C。 【分析】 : 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成单。 所以卵细胞是体细胞中染色体的一半,有 6 对染色体。 1 基因 A和 a 的关系是 ( )。 A、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不同位置上 C、位于一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 D、位于一对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 答案: C 解析: 【解答】 : 基因 A 和 a 位于一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 ,一条染色体来自复父方,一条染色体来自母方。 故答案选: C。 【分析】 : 基因 A和 a 位于一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 ,一条染色体来自复父方,一条染色体来自母方。 二、填空题 1可以遗传的生物体的 和 ,叫做遗传性状。 答案: 形态特征 |生理特征 解析: 【解答】 :可以遗传。20xx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22人的性状和遗传练习题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20xx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25生物的变异练习题
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青霉素的长期选择,就形成了抗药性的细菌。 可见,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不是青霉素的质量越来越差的结果。 故答案选 C。 【分析】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 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1经过飞船搭载的青椒种子返回地面
20xx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31源源流长的发酵技术练习题
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 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 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 ,主要是为了( ) ,防止杂菌进入并繁殖 答案: B 解析: 【解答】 :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具有特殊的风味,乳酸菌是厌氧菌,分解有机物是不需要氧气的,因此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
20xx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93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练习题
D、③④⑤ 答案: A 解析: 解答:选 A。 合理营养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烹调时要注意低盐、低脂肪,并少放味精等.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早餐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每天摄入的总能量适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 3: 4: 3.缺乏某些营养素会引起营养缺乏病.因此①粗细粮合理搭配、②主副食合理搭配、③如果有些蔬菜觉得不喜欢吃,也要适量摄入、④饮食要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