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马铃薯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2、薯,用快刀沿顶芽向下纵切成 34 块(每 500 克切成 2025 块),每块留芽 12 个,种薯超过 90 克以上按芽眼切块,切面要平,种薯太小(2030 克)可不切块直接用来播种。 切薯时如发现维管束有发褐色即为病薯(环腐病)。 应除去,切刀要经消毒,防止病菌传播。 随切随即将切块放入凉水中,洗去切面的淀粉浆,以利切口愈合,防止烂块。 然后放入 “赤霉素”水溶液中浸泡1530 分钟,捞出后,将薯块切面向上摊开三四小时凉干,待切面结皮(木栓化)后就可上床催芽。 (2)催芽催芽床要选择通风无阳光直射空房或室外树荫下搭成凉棚,地面铺干净湿砂(用手紧捏成团,手松能散为度),厚约 9 厘米,床宽 1 米。 催芽时将薯块芽眼向上,紧密排成一层不要重叠,上面盖湿沙厚约 7 厘米,如薯块多,可按一层薯块一层砂,堆叠二、三层,最后拍紧床面,上盖稻草片或塑料薄膜保湿,保持床温在 2528,湿度以表土不过干为好,如床砂过干,可用水壶酒少量凉水保湿,经 46 天就可出芽。 当芽长 1 厘米时即可拿出播种,如遇天气不好,可放在散射光下进行锻炼 23 天,使芽绿化壮实再播种。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