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疫病的发生及防治内容摘要:

2、求低温、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大,这种条件适于病菌孢子囊的萌发、侵染。 在栽培生产中地势低洼、土壤粘重、排水不良、过度密植、土壤瘦瘠或偏施氮肥、温室保温效果差的地块易发生此病。 在发病的各种条件中,主要条件是温度和湿度。 从总的情况看,温度偏高、湿度偏大有利于发病。 三、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一般早熟品种、窄叶品种发病偏轻,高棵、大秧、大叶品种发病偏重;多品种轮换或混合栽培,发挥品种自身的抗病、防病效果。 不与易染病的番茄轮作,阻断或减少土壤传播源。 采用高畦深沟覆盖地膜种植,整平畦面以利排水,及时中耕除草及整枝绑架,薄膜覆盖保护栽培应特别注意通风降湿;合理密植,增加透光,浇水时严禁大水浇灌,采用小水勤浇,温室要勤通风,降低棚内湿度,防止高湿引发病害。 增施优质有机肥及磷钾肥,增强植株抗性。 发现中心病株应及时拔除,并用 1:1:200 的波尔多液封锁发病中心或 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喷洒,每 7 天 1 次,连喷 23 次。 番茄全棚实施药物防治:可用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58%瑞毒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40%疫毒灵可湿性粉剂 250 倍液喷雾,每次用液量 25斤。 5用药一次,连用 3。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