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秋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2内容摘要:
号,且正数的绝对值比负数的绝对值大 C. 同号,且均为负数 D. 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比正数的绝对值大 考点 : 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的加法. 分析: 此题根据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法则解答. 解答: 解:两个有理数的积是正数,说明两数同号, 和也是正数,说明均为正数, A正确. 故选 A. 点评: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9.如果 a 表示有理数,那么 a+1, |a+1|, ( a+1), |a|+1 中肯定为正数的有( )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考点 : 正数和负数. 分析: a 表示正有理数、 0、负有理数,取特殊值逐个判断即可. 解答: 解:当 a=﹣ 3 时, a+1=﹣ 2,不是正数, 当 a=﹣ 1 时, |a+1|=0,不是正数; 当 a=﹣ 3 时,( a+1) =﹣ 2,不是正数, 不论 a 为何值, |a|+1≥1,是正数, 所以 a+1, |a+1|,( a+1), |a|+1 中肯定为正数的有 1 个,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的应用,能举出反例是解此题的关键,难 度不大.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 一定是负数 B. |a|一定是负数 C. |﹣ a|一定不是负数 D. ﹣ a2一定是负数 考点 : 正数和负数;绝对值;有理数的乘方. 分析: 本题可根据正负数的定义逐个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果. 解答: 解: A错误,当 a=0 时,﹣ a 也是 0,当 a 是负数时,﹣ a 为正数; B 错误, |a|一定为非负数,可能为正数,也可能是 0; C 正确, |﹣ a|一定不是负数,但可能为 0,也可能是正数; D 错误,﹣ a2不一定是负数,也可能是 0. 故选 C. 点评: 本题 主要考查了正负数的定义,同时也考查了绝对值和乘方的知识. 11.甲、已、丙三地的海拔高度分别为 20米,﹣ 15 米和﹣ 10米,那么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 ) A. 10 米 B. 15 米 C. 35 米 D. 5 米 考点 : 有理数的减法. 分析: 根据正、负数的意义列出算式,然后根据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 解: 20﹣(﹣ 15) =20+15=35.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正、负数的意义,熟记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2.下面是小卢做的数学 作业,其中算式中正确的是( ) ① ; ② ; ③ ; ④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考点 : 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减法. 分析: 根据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排除错误选项,从而得出正确结果. 解答: 解: ①0﹣( + ) =﹣ ,故错误; ②0﹣(﹣ 7 ) =7 ,正确; ③( + )﹣ 0=+ ④(﹣ ) +0=﹣ ②④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在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时,首先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还是异号,是否有 0,从而确定用哪一条法则. 13.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数之和为正,则两数均为正 B. 两数之和为负,则两数均为负 C. 两数之和为 0,则这两数互为相反数 D. 两数之和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 考点 : 有理数的加法. 分析: 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0.可知 C 正确. 解答: 解: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两数之和为 0,则这两数互为相反数.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0; ④一个数同 0 相加,仍得这个数. 14.如果 |a|=﹣ a,下列成立的是( ) A. a> 0 B. a< 0 C. a≥0 D. a≤0 考点 : 绝对值. 分析: 绝对值的性质: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0 的绝对值是 0. 解答: 解:如果 |a|=﹣ a,即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则 a≤0. 故选 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类型是: |a|=﹣ a 时, a≤0. 此类题型的易错点是漏掉 0 这种特殊情况. 规律总结: |a|=﹣ a 时, a≤0; |a|=a 时, a≥0. 15.如果 a< 2,那么 |﹣ |+|a﹣ 2|等于( ) A. ﹣ a B. a﹣ C. a﹣ D. ﹣ a 考点 : 有理数的加法;绝对值. 专题 : 计算题. 分析: 由 a 的范围判断出绝对值里边式子的正负,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 解: ∵ a< 2, ∴ a﹣ 2< 0, ∴ 原式 =+2﹣ a=﹣ a. 故选 D. 点评: 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题满分 20分,每题 2分) 16.把(﹣ 8) +(﹣ 10)﹣( +9)﹣(﹣ 11)写成省略加号的和式是 ﹣ 8﹣ 10﹣ 9+11 . 考点 :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分析: 注意省略 “+”号的法则: ++得 +,﹣ +得﹣, +﹣得﹣,﹣﹣的 +. 解答: 解:(﹣ 8) +(﹣ 10)﹣( +9)﹣(﹣ 11) =﹣ 8﹣ 10﹣ 9+11. 点评: 要熟练掌握运算符号的变化法则. 17.数轴上点 A所表示数的数是﹣ 18,点 B到点 A的距 离是 17,则点 B所表示的数是 ﹣1 或﹣ 35 . 考点 : 数轴. 分析: 考虑两种情况:当点在已知点的左侧;当点在已知点的右侧.根据题意先画出数轴,便可直观解答. 解答: 解:如图: 由图可知,在左侧时:点 B 所表示的数是﹣ 18﹣ 17=﹣ 35. 在右侧时:点 B 所表示的数是﹣ 18+(﹣ 17) =﹣。20xx秋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2
相关推荐
2、,他摘下品尝,发现条纹已变成红黄相间,煞是美观,遂决定进行品种选育。 1993 年春,他将枝变的 4 个芽头嫁接在枳壳砧木上,育活了 3 株幼苗,便于第二年春进行移栽定植。 通过精心培管,果树从 1998 年起开花结果,单果重为 120 克左右,可溶性固形 果形扁园,皮薄光滑,无核化渣,甜香味美,比母树果实品质更好,外观更靓,性状一直保持稳定。 其于 2002 年春嫁接的 600 株幼苗
, t, e, a, h 2. s, d, t, n, u, e, t 3. r, e, f, i, d,n 朋友 老师 学生 4. g, b, a 5. r, l, r, u, e 文具盒 包 6. e, a, p, n, i, c, e, c, l, s 尺子 三、选择正确答案,将其序号填入题前括号里。 ( )1. — ________ is our new classroom. — Wow
卫鞅为左庶长,卒定 变 法之令。 ——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 1) 文中的“卫鞅”指的是谁。 “孝公”是哪国国君。 ( 2 分) ( 2) 文中反映了卫鞅的什么主张。 ( 1 分)结果如 何。 ( 2 分)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 [ ( 1) 材料中的李太守是谁。 他是战国时期哪国的太守。 ( 2 分) ( 2)与李太守相关的是哪一大型工程。 ( 1
2、现有银杏古树,特别是在一些古刹寺庙周围,常常可以看见栽有数百年和千年有余的大树。 像有名的庐山黄龙寺的黄龙三宝树,其中一株是银杏,直径近 2 米,北京潭拓寺的银杏年逾千岁。 而世界上最长寿的银杏,还应数我国山东莒县定林寺中的大银杏,树高 247 米,胸围 157 米,树冠荫地 200 平方米,据说是商代栽的,距今还可以找到天然的银杏林,这些都证明我国是银杏的老家。 银杏树在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