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黄龙病的病原研究与防治建议内容摘要:

2、和病苗可消灭或钝化其中的病原体,四环素渍泡病接穗可使嫁接苗不发病,挖除病株和喷药治虫具有延缓本病传播的作用。 根据福建省的具体情况,提出下列防治建议:一是实行检疫,严禁病区苗木、接穗出境。 二是建立无黄龙病苗圃,培育优良品种的无病壮苗。 无病苗圃首先要求隔离条件要好,也可以建在非柑桔产区。 建议育苗采取二级制,即由科研机关及有条件的国营农场负责建立一级无病苗圃,培育一级无病苗,包括嫁接苗和实生苗,供新区使用;由公社、大队果林场负责建立二级无病苗圃,培育二级无病嫁接苗供老区使用。 一级无病嫁接苗砧木品种在播种前经过热水消毒(5556,50分钟)。 接穗一定要在外表健康、丰产性好和品质优良的老树上选取,经湿热空气(49,50 分钟)处理。 二级无病苗砧木要求与一级无病苗相同,接穗可在发病率低的果园中选外观健康的母树上采。 接穗在嫁接前经四环素(1000泡2 小时,水洗后嫁接。 二级苗只是作为解决病区发展的过渡性苗木,一旦一级苗的数量能满足需要时,即停止培育二级苗。 三是挖除病株和喷药治虫,防止传播。 如发现幼树发病,立即挖除,并补种预先假植的苗木。 在一个自然村或片内,如多数果园已普遍发病原则不应挖除病株,如要挖除病株则不要补种柑桔,可改种其他作物。 待全部柑桔病树砍光、停种或改种其他作物 12 年后,重新用无病苗种植。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