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病害细菌性角斑病内容摘要:

2、,附着的病菌侵染子叶。 土壤中的病菌越冬后,由雨水或灌溉水溅到茎、叶或果实上侵染发病。 病斑上的菌脓通过雨水、昆虫、农事操作等途径传播,病菌从气孔、水孔及伤口侵入。 该病发生的适宜温度为 18相对湿度在 75%以上。 在降雨多,湿度大,地势低洼,管理不当,多年重茬的地块病害严重。 保护地通风不良,湿度高,结露时间长的情况下病害发生多。 (3)防治方法品种不同的品种抗病力不同。 种子在无病田块或无病植株上留种,防止种子带菌。 催芽播种前,应行种子处理,以消灭种子带菌。 常用的方法有:温汤浸种:用 50的温水浸种 20 分钟。 药剂浸种:用新植霉素 20010度浸种 1 小时,后捞出洗净催芽;或用 50%代森铵 50 3、0 倍液浸种 1 小时,后捞出洗净催芽;或用福尔马林 150 倍液浸种 洗净催芽。 轮作与非瓜类作物实行 2 年以上的轮作。 育苗利用无病的田土育苗,有条件时可用无土育苗技术,防止幼苗染病。 栽培管理保护地内应加强通风,降低湿度,防止发病。 栽培中尽量利用半高垄栽培,铺设地膜,减少浇水次数,降低田间湿度。 雨季及时排水防涝,做到地里没有积水。 收获结束,及时清洁田园,把病株残体深埋或烧毁。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农用链霉素 20010,或新植霉素 1500,或 菌剂 500 倍液,或抗菌剂“401”的 500 倍液,或用 70% 70%甲霜铝铜 250 倍液,如果细菌性角斑病与霜霉病同时发生,可用35%瑞毒唑铜每 5 1 次,连喷 3。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