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蚱蝉的人工防治方法内容摘要:

2、蚱蝉幼虫上树期,蚱蝉爬到胶带处便爬不动,只需以手电逐行逐株检查胶带下方即可,捉起来较为简单。 由于采取了人工捕捉措施,虫口基数大大减少,因此秋季因蚱蝉产卵而枯死的枝条数由去年的 下降到今年的 ,收到了极显著的效果。 灭虫卵结合冬季修剪,将所有的卵枝剪除,然后集中烧毁,可以将蚱蝉的危害消除于萌芽之前,尽最大限度地减少虫源基数,经过几年这样的努力,可望将蚱蝉控制到危害程度以下。 以上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效果不错,可以不再为了防治蚱蝉而专门喷施农药。 蚱蝉的幼虫可在地下生活 315 年,因此想在 23 年的时间内使得虫口量减少不大现实,但捕获的蚱蝉按按当地收购价 ,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除补偿为此而付出的劳动外,还可以抵顶一部分或全部的果园农药、肥料支出,这也是果农乐意接受这项技术的原因,但作为一项害虫防治措施,应坚持到果园中不再发现出土幼虫为止。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