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的黑斑病内容摘要:

2、在病残体上越冬,种子也可带菌,成为翌年初侵染源。 种子带菌率高,播种带菌种子可引起发芽障碍或幼苗立枯。 田间发病后,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扩散,进行再侵染。 分生孢子发芽后,芽管由气孔、伤口或直接空透表皮侵入。 病菌喜高温、高湿条件。 在 15病适温 28左右。 胡萝卜生长盛期常有雨,或忽晴忽雨、天气闷热、多露天气易发病。 发病后遇天气干旱,症状显现快而明显。 缺肥、生长衰弱时,发病加重。 防治措施(1)使用无病株采收的种子。 一般种子播前应进行种子消毒处理, 50%扑海因,或 50%福美双,或 40%拌种双拌种。 (2)避免连作。 病重地块应进行 2年以上轮作。 (3)施足粪肥,适时追肥、灌水,防止植株早衰。 特别是遇高温、干旱时,要注意及时灌水施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4)一旦发现中心病株,要及时拔除。 收获后进行深翻,把地面的病残体埋入土中,加速腐烂、分解。 (5)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可喷布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1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 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或 4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 400倍液,或 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 68%倍得利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或 11160 波尔多液。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