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培土姜稳获高产内容摘要:

2、,每次培土宜少、宜浅,以促使姜的根茎发育粗壮。 为姜培土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一般培土 3 次为宜。 第一次培土在姜的根茎有 35 个分杈,但未露出地表时开始,培土约 2 厘米厚。 这时只需用小锄或钩子等农具,将姜种植沟两侧 45 厘米宽的垄土(一般垄宽2530 厘米)沿垄边划下到种植沟内,浇水即可。 这样既可防止杂草生长,又可利于姜的根茎膨大。 第一次培土切不可过厚,否则容易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造成姜新芽生长受阻,根茎分杈减少、生长缓慢,产量和质量都受到影响。 第二次培土应在第一次培土 20 天后进行,培土厚度 23 厘米。 此时,可将姜种植沟两侧的垄土,用小锄或钩子等农具平入姜种植沟内即可。 此次培土也不可 3、过厚,否则容易造成姜的根茎生长困难,影响产量。 第三次培土又称“大培”,在第二次培土后 15 天进行,厚度以 78 厘米为宜。 这时需将原来垄上的土全部培到种植沟内,使原来姜生长的沟变为垄,原来的垄变为沟。 这一次培土非常重要,是决定姜的根茎生长发育的关键。 若培土浅,则姜块短、粗;若培土厚,则姜块细长。 以后,若发现有姜芽露出,也应及时培土,保证姜的根茎正常生长。 每次培土都要结合施肥、浇水,应先施肥再培土后浇水。 第一次及第二次培土前,可每亩施入 5 公斤复合肥和 40 公斤生物有机肥,距植株基部 15 厘米左右处条施,不可将复合肥施于植株基部,以免造成烧苗,施后培土、浇水。 最后一次培土应加大施肥量,这时正是姜的根茎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需肥量大,可每亩施入 50 公斤复合肥及 75 公斤生物有机肥。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