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中考语文第二部分阅读第二章课外文言文阅读word巩固练习含解析内容摘要:

谓无私乎。 ” 【注释】 ① 伦:即第五伦,东汉大臣,字伯鱼。 ② 悫 (qu232。 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吏人奏记及 便宜 . . 者 便宜:对国家有利的事。 B.时人 方 . 之前朝贡禹 方:比拟,比方。 C. 然 . 少蕴藉 然:可是,但是。 D.若 是 . 者 是:判断动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1)第 五伦奉公无私,作者用极其简练的笔墨写了两件事: 一是 “________________” ;二是 “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填空 ) (2)“ 时人 ” 认为第五伦毫无私心,而他却主动说出并承认自己在 ________和 ________方面还有私心,这是用 __________的手法突出人物性格。 4.你怎样看待第五伦的 “ 私心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 )问 说 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 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 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选自刘开《孟涂文集》 ) 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 A.非学无以 致疑 . . 致疑:提出疑难 B.非问无以 广识 . . 广识:增加知识 C.其 奚 . 决焉 奚:何,怎么样 D.所谓就 有道 . . 而正也 有道:有方法 2.用 “/”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等 于 己 者 问 焉 以 资 切 磋 所 谓 交 相 问 难 审 问 而 明 辨 之 也 3.作者说: “ 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 ” 你对这一主张有什么看法。 请结合你的体会简要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 )造酒忘米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 酒家曰: “ 一斗米,一两曲 ① ,加二斗水,相参 ② 和,酿七日, 便成酒。 ” 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参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 ③ 酒家,谓不传与真法。 酒家曰: “ 尔第 ④ 不循我法耳。 ” 其人曰: “ 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 ” 酒家曰: “ 可有米么。 ” 其人俯首思曰: “ 是我忘记下米。 ” 噫。 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 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 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 (选自江盈科《江盈科集》 ) 【注释】 ① 曲:酒曲,酒母,酿酒所用的发酵剂。 ② 参:通 “ 掺 ”。 ③ 诮 (qi224。 o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归 . 而用水二斗 /云 归 . 而岩穴暝 B.何 异 . 于是 /渔人甚 异 . 之 C. 犹 . 水也 /在昼 犹 . 昏 D.我 循 . 尔法 /循 . 规蹈矩 2.用 “∕” 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并 酒 之 本 而 忘 之 欲 求 酒 及 于 不 得 酒 而 反 怒 怨 教 之 者 之 非 也 3.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谈谈在学习方法方面受到的 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 )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 ① 之之谓义,由是而之 ② 焉之谓道,足乎己而无待于外之谓德。 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 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 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彼以煦煦 ③ 为仁孑孑 ④ 为义其小之也则宜。 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 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 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 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节选自韩愈《原道》 ) 【注释】 ① 宜:合宜,恰切。 《礼记 中庸》: “ 义者,宜也。 ”② 之:往。 ③ 煦煦:和蔼可亲的样子。 这里指小恩小惠。 ④ 孑孑 (ji233。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博爱之 谓 . 仁 /太守 谓 . 谁 B.老子之 小 . 仁义 /一览众山 小 . C. 故 . 道有君子小人 /故 . 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一人 之 私 . 言也 /臣之妻 私 . 臣 2.用 “∕” 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彼 以 煦 煦 为 仁 孑 孑 为 义 其 小 之 也 则 宜 3.在韩愈看来,老子所说的 “ 道德 ” 与自己所说的 “ 道德 ” 含义是否一致。 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 课外文言文阅读 【考纲 备考指南】 南粤三年 一、 [参考译文 ] 赵国将要进攻燕国,苏代为燕国去跟赵惠王说: “ 这次我来,路过易水,一只蚌刚好出来晒太阳,而一只鹬一下就叼住了蚌的肉,蚌立即合住壳夹住了鹬的嘴。 鹬说: ‘ 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 ’ 蚌也对鹬说: ‘ 你的嘴今天不拿出去,明天不拿出去,就会有死鹬。 ’ 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 (一个 )打鱼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 现在赵国马上要起兵进攻燕国,燕赵两国长期互相攻战,而使民众劳苦贫困,我深恐强大的秦国会成为那个打鱼人。 希望大王您再仔细考虑考虑。 ” 惠王说 : “ 好。 ” 于是停止了这件事。 二、 [参考译文 ] 晋平公问祁黄羊: “ 南阳这个地方没有长官,谁可以任用。 ” 祁黄羊回答说: “ 解狐适合。 ” 平公说: “ 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 ” 祁黄羊回答说: “ 您问的是谁可任用,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 ” 平公 (称赞 )说: “ 好。 ” 就任用了解狐。 过了一段时间,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说: “ 国家没有掌管军事的官,谁可以任用。 ” 祁黄羊回答说: “ 祁午适合。 ” 晋平公说:“ 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 ” 祁黄羊回答说: “ 您问的是谁可任用,不是问我的儿子是谁。 ”晋平公 (又称赞 )说: “ 好。 ” 就任用了祁午。 国人都称赞这件事。 孔 子听到了这件事,说: “ 祁黄羊的建议真好啊。 他荐举外人,不(感情用事 )排除自己的仇人,荐举自家的人,不 (怕嫌疑 )避开自己的儿子。 祁黄羊可以称得上是大公无私了。 ” 三、 [参考译文 ] 晋文公攻打原国,携带了十天的粮食,于是和大夫约定在十天内收兵。 到达原地十天,却没有攻下原国,文公鸣金后退,收兵离开原国。 有个从原国都城中出来的人说: “ 原国三天内就可攻下了。 ” 群臣近侍进谏说: “ 原国城内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耗尽了,君主暂且等一等吧。 ” 文公说: “ 我和大夫约定十天,如果不离开的话,这是失掉了我的信用。 得到原国而失掉信用, 我是不干的。 ” 于是撤兵离开。 原国人听到后说: “ 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能不归顺他吗。 ” 于是向晋文公投降。 卫国人听到后说: “ 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怎能不归顺他呢。 ” 于是也向晋文公投降。 【考点 梳理导学】 [参考译文 ] 1.赵国的大夫赵简子的儿子,大儿子叫伯鲁,小儿子叫无恤。 赵简子想选立继承人,不知立哪个儿子好。 于是把他的日常训诫言词写在两片竹简上,分别交给两个儿子,并嘱咐说: “ 好好记住。 ” 过了三年,赵简子问起两个儿子,大儿子伯鲁说不出竹简上的话;再问他的竹简,已丢失了。 又问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