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届高三语文教学情况调查试题一新人教版第224套内容摘要:

,才有惊心动魄的痛感和震撼,它方不失为一个真正的悲剧,悲剧的人性和价值才不致白白流失。 记得有个地方的 “ 犹太人遇难者纪念馆 ” ,在设计上就注重了 “ 个 ” 的清晰,它拒绝用抽象数字来控诉什么 ,而是费尽心机地搜录了大量个体遇难者的信息:日记、照片、证件、信件、日用品、纪念物、甚至还有声音资料 „„ 当你对某一个名字感兴趣时(比如你可以选一个和自己容貌酷似或生日相同的人),便可启动某个按钮,进入到这个个体的生命故事中去,与其一道重返半个世纪前或晴朗或阴霾的日子,体验那些欢笑和泪水、安乐和恐怖、幸福和屈辱 „„ 这样一来,你便完成了一次对他人的生命访问,一次珍贵的灵魂相遇。 记住了他,也就记住了恐怖和灾难,也就记住了历史、正义和真理。 与这位逝者的会晤,相信会对你今后的每一天、你的信仰和价值观,产生某种影响。 它会成为你生命中一个珍贵的密码 —— 灵魂密码。 这座纪念馆贡献了真正的 “ 悲剧 ”。 重视 “ 小 ” ,重视那些不幸人群中的 “ 个 ” ,爱护生也爱护死,严肃对待世上的每一份痛苦,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意义重大。 它教会我们一种打量生活、对待同胞、判断事物的方法和价值观,这是我们认知生命的起点,也是一个生命对待另一个生命的最正常态度。 在世界眼里,我们也是一个 “ 个 ” ,忽视了这个 “ 个 ” ,也就丧失了对人和生命最深沉的感受。 其实,生命之间,命运之间,很近,很近。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 6分) 16.文中写 “ 犹太人遇难者纪念馆 ” 有 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 6分) 17.本文题为 “ 对悲剧的深沉纪念 ” ,请联系全文说说 “ 深沉 ” 的内涵。 ( 6分) 七、作文( 70分)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不可能走得很远,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非洲谚语) 在这人世间有些路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地走下去。 (席慕容)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不要写成诗歌 ,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 的范围作文。 2020~2020学年苏锡 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 语 文 Ⅱ (附加题)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 本试卷为选考历史科目考生加试内容,共 2页,满分为 40分,考试时间为 30分钟。 2.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阅读材料,完成 19— 21 题。 (10分 ) 19.用斜线“ /”给下面文言文中 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 6处) ( 6分) 庄荀皆文士而有学者,其《说剑》《成相》《赋篇》,与屈骚何异。 扬子云之文好奇,而卒不能奇也,故思苦而词艰。 善为文者,因事以出奇。 江 河 之 行 顺 下 而 已 至 其 触 山 赴 谷 风 博 物 激 然 后 尽 天 下 之 变 子 云 唯 奇 故 不 能 奇 也。 (陈师道《后山诗话》) 20.文中提到的“庄荀”指谁。 写出他们的姓名。 ( 2分) 21.本文认为“扬子云之文好奇,而卒不能奇”的原因是什么。 ( 2分) 二、名著阅读题( 15分) 22.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 不正确的两项 . . . . . . 是( 5分) A.《家》中,高家因高老太爷久病不愈便请巫师来捉鬼,巫师说要捉高公馆所有房间的鬼,但当捉鬼捉到觉慧的房间时,却被觉慧挡在了门外。 B.《子夜》中,当吴荪甫等待公债市场斗争能传来好消息时,王和甫却打电话告诉他,屠维岳已将资金投给了赵伯韬,这让吴荪甫深感大势已去。 C.《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首尾呼应:开端是小男孩曼诺林在黎明时分送圣地亚哥出海;结尾是圣地亚哥扛着工具回来,小男孩再来看他。 D.《阿 Q正传》中写阿 Q临死前,感到最遗憾的事有两件:一是画押时,圆圈没有画圆;二是游街时,没有唱出 几句戏。 E.《三国演义》中写诸葛亮出山时,先写司马徽推荐,后写徐庶再荐,之后用刘备三顾茅庐等情节来铺垫请出诸葛亮。 23.简答题( 10分) ( 1)《红楼梦》 32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中湘云、袭人劝说宝玉,宝玉听了大觉逆耳,并称赞林黛玉从来不说这样的混账话。 他们跟宝玉说了什么混账话。 黛玉听到宝玉的表白后又喜又惊,又悲又叹,请具体说明原因。 ( 6分) ( 2)“改良。 改良。 越改越凉,冰凉。 ”这是《茶馆》中谁的台词,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 4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 15 分) 孙犁论 贾平凹 读孙犁的文章,如读《石门 铭》的书帖,其一笔一划,令人舒服,也能想见到书家书时的自在,是没有任何疾病的自在。 好文章好在了不觉得它是文章,所以在孙犁那里难寻着技巧,也无法看到才华横溢处。 孙犁一生有野心,不在官场,也不往热闹地去,却没有仙风道骨气,还是一个儒,一个大儒。 数十年的文坛,题材在决定着作品的高低,过去是,现在变个法儿仍是,以此走红过许多人。 孙犁的文章从来是能发表了就好,不在乎什么报刊和报刊的什么位置,他是什么都能写得,写出来的又是文学。 一生中凡是白纸上写出的黑字都敢堂皇而之地收在文集里,既不损其人亦不损其文,国中几个能如此。 评论界素有“荷花淀派”之说,其实哪里有派而流。 他的模仿者只看到他的风格,看不到他的风格是他生命的外化,只看到他的语言,看不到他的语言有他情操的内涵,便把清误认为了浅,把简误认为了少。 天下的好文章不是谁要怎么就可以怎么的,除了有天才,有夙命,还得有深厚的修养,佛是修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 常常有这样的情形,初学者都喜欢拥集孙门,学到一定水平了,就背弃其师,甚至生轻看之心,待最后有了一定成就,又不得不再来尊他。 孙犁不是个写史诗的人,但他的作品直逼心灵。 到了晚年,他的文章越发老辣得没有几个人能够匹敌。 举一个例子 ,舞台上有人演诸葛,演得惟妙惟肖,可以称得“活诸葛”,但“活诸葛”毕竟不是真正的诸葛。 明白了要做“活诸葛”和诸葛本身就是诸葛的含意,也就明白了孙犁的道行和价值所在。 24. 简要说明文中划线语句的含意。 ( 7分) 25. 本文对孙犁的作品有怎样的评价。 ( 8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