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瘟的识别与防治内容摘要:

2、若引种可造成新区发病。 播种带菌姜种或生长期中其它寄主、病残体、土壤中的病原细菌可以通过姜表皮的自然或机械伤口侵入,适宜条件下发病。 细菌又可通过灌溉水、雨水或害虫传播进行再侵染。 土温 25氏度最适于发病,高温多雨潮湿,特别是暴雨后骤晴,姜瘟可能严重流行。 此外地势低、大水漫灌、与茄科蔬菜连作或邻作发病亦较重。 防治姜瘟应采用以加强栽培管理的控病措施为主,结合使用药剂的综合防治。 前再淘汰一次。 芽前用 1:100 倍液的福尔马林液闷种 6 小时,充分晾开散发药味后播种,或用农用链霉素 500 单位浸种 24 小时。 畦深耕翻晒土壤,施优质有机底肥;防止大水漫灌、串灌。 发现病株立即拔除,病穴撒少量石灰以防细菌扩散;须发病前预防性施药,可选用克菌康、氧氯化铜、农用链霉素、消菌灵等。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