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同步练习13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唐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 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与唐交往的国家有 130多个。 不同文化的影响、交融,使唐人眼界十分开阔,不拘于旧有的审美情趣,不惧怕身体的丰满甚至肥胖。 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外祖父是鲜卑大贵族,也就是说李唐皇室的血统中有鲜卑血统,而鲜卑族的游牧生活需要的是剽悍、健硕的体魄。 答: ① 国力强盛,丰衣足食。 ② 充满自信,不怕肥胖。 ③ 鲜卑血统,健硕为美。 8.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 , 请参照 ① 的方式 , 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 导学号 25894084 春花秋月伴书声,夏雨冬雪润心田。 青春年少的我们只要努力学习了,将来就一定能考上好大学。 上个好的大学,毕业后才能找到好的工作。 在工作中挣到很多钱,你的生活就会过得幸福快乐。 ① 努力学习了不一定就能考上好大学。 ② 上个好的大学不一定能找到好的工作。 ③ 挣到很多钱,生活不一定就过得幸福快乐。 二、提高阅读能力 (22 分 ) 9. 阅读下面的诗歌 , 完成后面题目。 导学号 25894085 无题二首 (其一 )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 ① 春酒暖,分曹射覆 ② 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 ③ 类转蓬。 注: ① 送钩 : 也称藏钩。 古代的一种游戏 , 分二曹 (二组 )以较胜负。 把钩互相传送后 ,藏于一人手中 , 令人猜。 ② 射覆 , 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 ③ 兰台 : 即秘书省 , 掌管图书秘籍。 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 这句从字面看 , 是参加宴会后 , 随即骑马到兰台 , 类似蓬草之飞转 , 实则隐含自伤飘零意。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 , 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 AE ) A. 诗人追忆昨夜参与的一次贵家后堂之宴 , 表达了与意中人席间相遇 、 旋成间阻的怀想和惆怅。 感情雄伟壮阔 , 炼句设色。 B. 首联置身 “ 画楼西畔桂堂东 ” , 看到的 “ 星辰 ” , 沐着的 “ 风 ” 都和 “ 昨夜 ” 一样。 表达了作者感慨物是人。20xx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同步练习13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的崇尚。 B. 华夏初民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大概是从天开始的 , 天之所以成为先民顶礼膜拜的对象 ,与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收成多寡分不开。 C. “ 圆 ” 经常在 “ 圆满 ” 、 “ 至美 ” 的意义上为佛家所推崇 , 是因为 “ 圆 “ 是完满的象征 , 是循环往复的表现 , 能给人带来审美的满足。 D. 在古代中国 , 对 “ 圆 “ 的崇尚似乎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审美理想的规范 ,
成的有地域特征的文化性格。 C. 燕赵文化是北方文化的组成部分 , 是北方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 从其表现可以了解到北方地区物质与精神方面的部分特点。 D. 燕赵文化具有多元性 , 其内容优劣不齐 , 如今在民间流行的 , 大多是世俗的 、 物欲的不良内容 , 有待人们采取恰当的方法来救治。 【解析】 原文说 “ 这些流弊在民间、在当今,也都有不同轻重的表现 ” ,强调的是不良内容在民间
)( B ) A. 作者认为如果治学者不关注做学问的人 , 就会对古人的血脉精神了解不足 , 缺乏内在精神上的传递与交流。 B. “ 至少在我自己要感得是如此 ” , 作者如此言说的目的是要启示读者重视 “ 把臂入林 ” 精神的践行 , 最起码自身要感到心知其人。 C. 做学问到达 “ 从学得师 ” 这一步 , 便能与古人神交 , 有了师承 , 与前人同道而行。 这也是做学问需要追求的境界。
号 25894073 痛风是一种侵犯关节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好发的部位一般在脚趾、手肘等末端小关节。 痛风症状表现为发作部位会出现疼痛感,一旦脚趾或手肘等末端小关节肿痛,就能够判断是痛风。 诱发痛风的原因很多,饮食不当是一个常见诱因。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避免饮食不当,就不会导致痛风。 患者应该增加对痛风常识的了解,只要做好痛风的预防工作,就一定能够远离痛风。 ① 脚趾或手肘等末端小关节肿痛 ,
,只在夜间出来觅食,白天一般躲着不出来。 对于涉禽来说,黄鳝的外表溜滑,易于吞吃,且营养丰富、热能耐久,是难得的美味佳肴。 夏秋之交,鳝鱼特别肥腴,自然会成为 “ 黑牡丹夫妇 ”的捕食对象。 “ 夫妻 ” 俩成天 徜徉在黄鳝出没的荒沼野塘中 , 常以自己的长喙当作犁头 , 耐心犁开洞穴 , 寻找着鳝鱼起居留下的蛛丝马迹。 一旦发现鳝鱼的泥穴 , 双方就会轻轻地拍起“ 翅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