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期末考试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学科的学科地位,将书法作为推进中小学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建立书法学科评价机制,并明确列入教育督导和评价中;重视并定期检查书法教学实施情况。 成立专业的书法教育监管小组,每学期、学年到校巡管,检查开课的真实情况,重在监督落实。 对书法学科获得成果的奖励制度要等同于其他考试科目。 要设立书法教师资格证,有明确的书法专职教师的 “ 入职名额编制 ” ,使书法教师 专职化。 除提高书法教师地位、保证书法教师专职教书法外,必须对全体教师进行汉字书写培训,尤其是语文教师。 尽快制订师范生的书写技能训练目标,尤其是师范院校文科学生必须有相对严格的书法课程。 卢中南说,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再到家庭,合力形成严密的书法教育管理机制,才能把书法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中国艺术报》 2017 年 3 月 6 日 7 版,有删改 ) 7.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梳理 ,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B ) A. 信息技术的发展 ―― →削弱 学生书法能力 ―― →导致 提笔忘字 B. 中小学学生书写 ―― →表现 不工整 、不美观等 ―― →原因 缺乏写好字的习惯 C. 书法教师队伍 ―― →表现 专职很少 ,兼职很多 ―― →措施 加强培训 ,政策支持 D. 书法教育 ―― →落实 建立督导机制 ―― →合力 教育主管部门 、学校 、 家庭 【解析】 根据原文 ““ 双姿 ” 不规范的比例很大,坐姿和握笔姿势不正确 ” ,学生书写不工整、不美观的原因除了缺乏写好字的习惯外,还有坐姿和握笔姿势不正确。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 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 CE ) A. 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当下中国书法教育进课堂的问题 , 而且都认为开展书法教育迫在眉睫 , 亟需获得社会高度重视。 B. 三则材料各有侧重 , 材料二和材料三运用了抽样调查数据 , 材料一虽能分析书法教育现状 , 但客观性略为欠缺。 C. 材料一对书法教育现状进行考察 , 内容具体 ; 材料二是调查报告 , 数据分析详尽客观 ; 材料三专访专家 , 突出受访者个人观点。 D. 三则材料的背后 , 是国家对于书法教育的要求 , 也是中小学对书法教育的强烈诉求 ,材料具有时效性和广泛的现实意义。 E. 材料的语言风格因读者群体而有所不同。 材料二主要面向教育界 , 简洁严谨 ; 材料一和材料三主要面向普通读者 , 通俗易懂。 【解析】 A项, “ 迫在眉睫 ” 于文无据; B 项,没有调查数据,不能证明 “ 客观性略为欠缺 ” ; D 项,没有显示 “ 中小学对书法教育的强烈诉求 ”。 9. 根据上述材料 , 谈谈解决书法教育师资不足问题的主要举措。 (4 分 答: ① 加强师资培训。 加强师范生书写技能训练,对全体教师进行汉字书写培训。 ② 提高书法教师地位。 设立书法教师资格证,有书法专职教师的 “ 入职名额编制 ”。 ③ 提高学科地位。 建立书法学科评价机制,加大奖励力度。 ④ 寻求社会支持。 与书法团体合作,聘请并培训有专长的人员担任学校书法教师。 四、古代诗文阅读 (35 分 ) (一 )文言文阅读 (19 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 13 题。 导学号 25894208 崔慰祖,字悦宗,清河东武城人也。 父庆绪,永明中为梁州刺史。 慰祖解褐奉朝请。 父丧不食盐,母曰: “ 汝既无兄弟,又未有子胤。 毁不灭性,政当不进肴羞耳,如何绝盐。 吾今亦不食矣。 ” 慰祖不得已,从之。 父梁州之资,家财千万,散与宗族。 漆器题为 “ 日 ” 字,“ 日 ” 字之器流乎远近。 料得父时假贳文疏,谓族子 纮 曰 : “ 彼有自当见还;彼无吾何言哉。 ” 悉火焚之。 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 为始安王遥光抚军刑狱,兼记室。 遥光好棋,数召慰祖对戏。 慰祖辄辞拙,非朔望不见也。 建武中,诏举士,从兄慧景举慰祖及平原刘孝标并硕学。 帝欲试以百里,慰祖辞不就。 国子祭酒沈约、吏部郎谢 朓 尝于吏部省中宾友俱集 ,各问慰祖地理中所不悉十余事,慰祖口吃,无华辞,而酬据精悉,一座称服之。 朓 叹曰 : “ 假使班、马复生,无以过此。 ” 慰祖卖宅须四十五万,买者云: “ 宁有减不。 ” 答曰: “ 诚异韩伯休 ① ,何容二价。 ”买者又曰: “ 君但卖四十六万,一万见与。 ” 慰祖曰: “ 岂是我心乎。 ” 少与侍中江祀款交,及祀贵,常来候之,而慰祖不往也。 与丹阳丞刘 沨 素善 ,遥光据东府反,慰祖在城内。 城未溃一日, 沨 谓之曰 : “ 卿有老母,宜出。 ” 命门者出之。 慰祖诣 阙. 自首,系尚方,病 卒.。 慰祖著《海岱志》,起太公迄西晋人物,为四十卷,半成。 临卒,与从弟纬书云: “ 常欲更注迁、固二史,采《 史. 》《 汉. 》所漏二百余事,在厨簏,可检写之,以存大意。 《海岱志》 良未周悉,可写数本,付护军诸 从事. . 人一通,及友人任 昉 、徐寅、刘洋、裴揆,令后世知吾微有素业也。 ” 又令以棺亲土,不须砖,勿设灵座。 (选自《南齐书》列传第三十三 ) 注: ① 韩伯休 , 东汉人 , 因卖药三十多年从不接受还价而为世人所知。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 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B ) A. 好学聚书 /至万卷 /邻里年少好事者 /来从假借 /日数十帙 /慰祖亲自取 /与未尝为辞 B. 好学 /聚书至万卷 /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 /日数十帙 /慰祖亲自取与 /未尝为辞 C. 好学 /聚书至万卷 /邻里年少好事者来 /从假借 /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 /与未尝为辞 D. 好学聚书 /至万卷 /邻里年 少好事者 /来从 /假借日数十帙 /慰祖亲自取 /与未尝为辞 【解析】 抓住关键词 “ 万卷 ”“ 未尝 ” 等进行断句,然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C ) A. 《史》《汉》指《史记》《汉书》 , 都属于纪传体史书。 在经史子集中属史部 , 而《全唐诗》《宋词选》则属于集部。 B. “ 阙 ” 是宫门两侧的高台 , 左右各一 , 中间为通道。 又可借指宫廷。 “ 诣阙 ” 既可指赴朝廷 , 又可指赴京都。 C. “ 卒 ” 是古代称大夫的死 , 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 “ 崩 ” , 古代诸侯王死叫 “ 薨 ” ,古代其他人的死亡均称为 “ 死 ”。 D. “ 从事 ” , 官名。 汉制 , 州刺史的辅佐官吏如别驾 、 主簿 、 功曹等均称从事史。 汉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都自辟僚属 , 多称 “ 从事 ”。 【解析】 死就是指古代平民的死亡,而非泛指所有人的死亡。 例: “ 士 ” 的死称为不禄。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 A. 崔慰祖出身官宦家庭 , 为人孝顺。 他的父亲曾担任梁州刺史 、 奉朝请。 父亲去世后他坚持不吃盐 , 在母亲的劝说下他才改变了这种做法。 B. 崔慰祖家庭殷实富裕 , 仗义疏财。 他的父亲在梁州有很多财产 , 崔慰祖分给了自己的族人 ; 别人借欠父亲的钱款 , 他不但不索回 , 还将人们的租借字据全部烧掉。 C. 崔慰祖有才华 , 不善言辞却能服众。 国子祭酒沈约 、 吏部郎谢朓的朋友曾经向崔慰祖询问有关地理方面的问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