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同步练习26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能进行心灵的对话。 2. 第 ⑥ 段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5 分 ) 答 : ① 渲染环境的博大苍凉; ② 表现环境的恶劣; ③ 衬托出生命力的顽强; ④ 为下文议论抒情作铺垫。 (5 分,一点一分,两点两分,三点四分, 4 点 5 分 ) 3. 根据全文内容 , 谈谈作者为什么把西藏比作 “ 灵魂的故乡 ”。 (6 分 ) 答 : ① 西藏是一个能与作者心灵相通的地方; ② 西藏让人淡漠生存以外的欲望,使人的 心灵变得单纯宁静; ③ 西藏成为人抵御城市中伤的精神力量。 (每点 2 分。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14 分 ) 导学号 30994186 孔 孟 黄仁宇 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孔曰 “ 成仁 ” ,孟曰 “ 取义 ” ,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史记》说: “ 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 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 但是我们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相同的地方。 最明显的,《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凡事紧张。 所以大成至圣能够以 “ 君子坦荡荡 ” 的风格,避免 “ 小人长戚戚 ” 的态度去保持他的悠闲。 孔子令门人言志,只有曾皙最得他的赞许。 而曾皙所说的,大致等于我们今天的郊游和野餐, “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的主张。 孔子还说饭菜不做好,这样不吃那样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式。 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 “ 庖有肥肉,厩有肥 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 ”。 而且 “ 老羸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 ” 这样的话也经常出现在他的嘴中。 孔子并没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 《论语》中, “ 仁 ” 字出现了 66 次,没有两个地方的解释完全相同。 但是他既说出 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 他又说 “ 观过,斯知仁矣 ” ,好像这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虽系主动的,但仍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 孟子则没有这样犹疑。 他曾斩钉截铁地说: “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 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 70 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 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20xx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同步练习26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2、一般为行穴距 2533 厘米,亩播 8000 穴左右,每穴 34 粒,亩用种 78 千克。 平畦盖地膜前亩用乙草胺50 毫升和地虫净 120 毫升对水均匀喷雾畦面,防除杂草和地下害虫。 四、田间管理 1、间苗补苗:出苗后,出现复叶即可间苗,每穴留两株壮苗,发现缺苗,立即移苗补棵。 2、肥水管理:一般在幼苗 2 片真叶时,每亩追施稀薄人畜粪23 担提苗。 开花初期,亩追施碳铵 20 千克,并用
2、 倍液。 防治应掌握在幼虫盛孵期和一龄幼虫高峰期施药。 喷药要均匀周到,植物叶正反面要充分着药。 该虫抗药性强,因此注意轮换用药。 甜菜夜蛾具有杂食性和暴食性,施药时应均匀周到,重点喷叶背及心叶。 甜菜夜蛾具有昼伏夜出习性,防治应在傍晚进行。 高温干旱季节防治甜菜夜蛾应加大用水量。 斜纹夜蛾物理防治:可利用频振式杀虫灯、性信息素、黑光灯或糖醋盆诱杀成虫。 化学防治:施药应在傍晚进行。 可选用
分 ) 导学号 30994019 碧云寺的秋色 北京西山碧云寺是一个大寺院,又是一个大林子。 在那些大小不等的院子里,都有树木或花草。 那些树木,种类繁多,其中不少还是活了几百岁的参天老干。 寺的附近,那些高地和山岭上,树木也相当繁密。 我是中秋节那天搬到寺里来的,在那些繁茂的树丛中,还很少看到黄色的或红色的叶子。 半个月过去了。 寺里有些树木渐渐开始在变换着颜色。 石塔前的柿子树
喜好远古的题材,追求神奇和神秘,爱好废墟的景象。 欧洲常见的古堡遗址很符合他们的审美理想。 第三股推动力量是 1820 年爱琴海米罗岛上的女性雕塑阿弗洛狄忒,即 “ 断臂维纳斯 ”的发现。 这尊被认为世界上最美的女性雕塑,多少人想复原她的双臂姿势都以失败告终。 “ 断臂维纳斯 ” 也由此作为残缺美的经典永远定格,为废墟的残缺美进入美学殿堂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使保护废墟遗址成为一种文化行为。
由信条 , 合与不合的尺度是他所信守的价值观 ,对高官厚禄毫不在意。 B. 认为学人参政应该力谋为公众做事 , 而不可以权谋私 , 所以更愿研究学术 , 不愿为 官行政。 C. 清廉奉公 , 洁身自好 , 一生两袖清风 , 生活俭朴 , 直至晚年仍赁屋居住。 D. 为了他认定的人生价值 , 他几十年如一日 , 毫不苟且 , 其人格修养在其一生的主要社会活动中自然地流露和表现出来。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