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同步练习14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之中的远处村落,以及深巷中的狗吠声与桑树颠的鸡鸣声。 这样一幅安宁静谧的田园风光图被诗人描绘得远近错落、动静相宜、有声有色。 作者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借对村居之景的描绘,抒写诗人归田之后的快慰心情。 【解析】 首先辨明表现手法是借景抒情,然后根据诗句具体内容分析鉴赏。 诗人正是要借恬静优美、清新喜人、富有天然之美的村居环境抒写自己摆脱 “ 樊笼 ”“ 尘网 ” 之后如释重负的轻松与欢欣。 这里语言质朴真淳、清新隽永,音节铿锵,极富自然之情趣,引人悠然神往。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11 分 ) 导学号 30994091 采桑子 杂忆 史惟圆 当时已惯何曾惜,滚遍香弦,字字清妍。 能得当场几度怜。 今知此曲人间少,绝艺谁传。 往事如烟,满耳筝琶值几钱。 【注】 史惟圆 , 明末清初人 , 经历甲申之变 , 明亡之痛。 6.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 , 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 CD ) A. “ 滚遍香弦 ” 中 “ 香弦 ” 代表美好的音乐 , 意思是说过去天天听惯美好的音乐。 B. “ 字字清妍 ” 是描写音乐所达到的妙境 , 每个唱词都能让人感觉美好绝伦。 C. “ 何曾 ”“ 几度怜 ” , 则表现了作者对错过美妙音乐的后悔之情 , 过去没有好好品味。 D. “ 绝艺谁传 ” 表达出诗人对艺人们不思进取 , 不再钻研音乐的痛惜之情。 E. “ 往事如烟 ” 中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