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中考物理沪科版第二次模拟试题word版2内容摘要:
号 1~6数据中物距 u、像距 v的变化情况及成像变化的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9)。 ②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6 数据中像距 v 与物距 u的比值及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实像时, ( 10)。 ③ 小华同学在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及成像情况后,提出了一个猜想: “当物 体处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处,可能会成等大的实像 ”。 ( a)在分析比较 表中的数据及成像情况后 ,你 是否 同意小华的猜想,并简述理由 ( 11)。 ( b)为了验证该猜想,小华准备再添加些器材继续进行实验。 在下列所提供的器材中,你认为最需要添加的实验器材是 ( 12)。 (选填序号) A.若干个 高度不同的发光体 B. 若干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 C. 若干个大小不同的光屏 D. 若干个长度不同的光具座 26. 小红同学做 “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电源由串联节数可变的干电池组成(其电压为 伏的整数倍),待用的滑动变阻器有两种规格(分别标有 “5Ω 3A”、 “20Ω 2A”的字样),所用小灯是额定电压为 “” 和 “”中的一个。 她选定某一电源电压和滑动变阻器进行实验,实验电路连接及操作正确,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发现小灯始终无法正常发光,且所接电压表最大的示数如图 15( a)所示。 她经过思考得出原因所在,于是在不图 15 ( a) ( b) 实验 序号 物距 u (厘米) 像距 v (厘米) 像高 h (厘米) 1 2 3 4 5 6 表一 改变其他实验器材情况 下 重新 选定电源电压并正确实验。 当小灯接近正常发光时,她再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接着移动滑片使小灯正常发光,此时变阻器的滑片在中点附近某位置,且观察到电流表示数如图 15( b)所示。 最后,她使小灯两端的电压略高于其额定电压,并计算得到相应的功率为 瓦。 ① 图 15( b)中电流表的示数为 ( 13) 安。 ② 求小灯正常发光时电源电压 U。 ( 14) ③ 说明判定小灯正常发光的方法,并 求小灯的额定电功率 P 额。 ( 15) (求解电源电压及 小灯的额定电功率 需要写出解答过程) 2020 年静安区中考 物理二模卷 一、选择题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三个特征。 “震耳欲聋 ”是声音大的意思,即指声音的响度大。 故选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原子的结构。 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而核外电子是绕核高速旋转的。 故选 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光的反射。 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光线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当光线垂直入射水面时,入射角为 0176。 ,则反射角也为 0176。 故选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物理常识。 一本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为 千克,故选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的特 点。 掌心中的水珠相当于凸透镜,掌纹与水珠的距离就是物距,在一倍焦距之内,相当于放大镜的作用,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选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 st 图象的理解与分析。 由图像可知甲车的速度2 .4 0= = 0 460v 甲 米 /秒 .米 /秒,乙车的速度为 3 .6 0= = 0 31 2 0v 乙 米 /秒 .米 /秒,所以 v 甲 v乙 ;当甲车与乙车同向行驶时, 6 秒时两车之间的距离 s= 米- 米 = 米,当甲车与乙车背向行驶时, 6 秒时两车之间的距离 s= 米 + 米 = 米。 故选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液体压强。 由题可知,在抽出之前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甲 =甲 gh 甲 ,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乙 = gh乙 乙,由于 p 甲 =p 乙 , h 甲 h 乙 ,所以 甲 乙 ; 在两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高度 h 的液体,则两容器中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减小量为: p 甲 =ρ 甲 g h, p 乙 =ρ 乙 g h,所以, p 甲 < p 乙 ;由于剩余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 p=p0- p,所以, p 甲 p 乙。 由压强公式 FpS可知:剩余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 压力F=pS,所以, F 甲 > F 乙。 故选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电路故障的分析。 若灯 L 发光,即正常工作时,电键 S 闭合后,电压表 V1 测得是灯 L 两端的电压,电压表 V2 测得是电源两端的电压,则电压表 V1的示数小于电压表 V2 的示数,电路一定完好,故 ① 正确;若灯 L不发光,则灯 L 可能短路或断路,或者灯 L 短路且电阻 R 断路,此时电压表 V1 的示数为 0,电压表 V2 测得是电源两端。20xx中考物理沪科版第二次模拟试题word版2
相关推荐
解答】 解:由图可知,抛物线与 x轴有 2个交点,所以 b2﹣ 4ac> 0,故 ① 错误; 对称轴在 y轴右侧,则 x=﹣ > 0,故 ② 正确; 抛物线开口向上,则 a> 0, 而对称轴在 y轴右侧,则 a、 b异号,所以 b< 0, 其与 y轴的交点( 0, c)位于 y轴的负半轴,则 c< 0, 所以 abc> 0,故 ③ 正确; ∵ a> 0, b< 0, c< 0, ∴a ﹣ b﹣
镜所成的像 A′ B′。 18.在图 10 中,根据电源的正负极,标出通电螺线管的 N、 S 极和磁感线的方向。 图 8 图 9 图 10 四、 计算题 ( 共 26 分 ) 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9. 质量为 千克的水温度升高 20℃,求水吸收的热量 Q 吸。 【 c 水 = 103 焦∕(千克℃)】 ( a) ( b) ( c) 图 6 图 7 20.把重为 20
值范围。 22.如图 13 所示, 实心 正方 体甲和 轻质柱形 容器乙放在水平地面上。 正方体甲 的 边长为 米 , 密度为 2103 千克 /米 3; 容器乙的 底面积为 1102米 2, 内盛有 米深的水 ,且 容器乙足够高。 求: ① 实心 正方体甲 的质量 ; ②水 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强 ; ③ 现从 正方体 甲中挖出一个高度为 米,底面积为 S的柱体,并将该柱体放入容器乙中,
2、重的 灰粉和 多菌灵,加水调至用手紧握指缝有水而不下滴为宜。 充分拌匀,即可开始栽培。 按棉籽壳干料重 15%确定菌种用量,选用广温型平菇品种。 将菌种掰成蚕豆粒大小的碎块,并分成3 份,1 份占 1/2,另 2 份各占 1/4。 将拌好的粒也分成 3 份,每份各占 1/3。 向所开的沟内铺 1 层料撒播 1 层菌种,下面 2 层各撒播 1/4 的菌种,最上层料面上撒播 1/2 的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