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棋书画_图文内容摘要:

琴棋书画_图文 琴 在古代,人的文化修养是用琴、棋、书、画四方面的才能表现的,弹琴为四大才能之首。 据文献记载 ,琴乃是由伏羲发明,初为五弦,后改为七弦。 古琴一般长约 120公分,宽约 20公分,面板多为平面。 古琴除了常听到的七弦十三徽之外,还有面板、底板、音梁、音柱、弦轴、琴弦和琴脚等主要 部分 构成 ,结构 复杂,想要准确的把握古琴的每个发音,没有一两年的功夫很难下得来。 古琴除了用于消遣娱乐之外,更重要的是,古琴还是历代士大夫和文人骚客们身份的标志。 在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中,古琴代表着和谐理性、载道养身,倡导人们积极入世,偏重伦理。 因古琴的韵蕴、意境与儒家所倡导的思想大体一致,故在几千年的华夏文明中,古琴一直伴随着儒家文化走到今天。 棋 围棋古称“弈”,意即“你投一子我投一子”。 而名称“围棋”的含义是“一种以包围和反包围战术决出胜负的棋戏 ”。 弈单 指 围棋 , 而博 指 象棋。 班固 弈诣 里有“博行于世而弈独绝”的 记载,意思是象棋广泛流行于世而围棋则会的人少。 而我们通常所说的琴棋书画中的棋说的是围棋。 据文献记载 ,围棋乃是尧舜 发明的。 博弈是东方文化生活的重经组成部分,它不但不同于一般的消遣游戏,还影响和陶冶着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审美趣味和思维方式。 “弈”中的恬淡、豁达、风雅、机智和军事、哲学、诗词、艺术共聚一堂。 黑白之间,楚河汉界内外,棋艺带来的启悟和内涵被无限拓展,棋盘之外的天地被融合为一,成为中国棋文化的最大特点之一。 方寸棋盘,还具有磨炼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 下棋不单只是一种活动,它还是一种艺术,一种起源于中国,在中国发展最广的艺术,是中国的国粹。 书 书法是汉字文化圈里独有的艺术形态。 书法产生于汉字发明之后。 汉字是由黄帝的史官仓颉发明的, 人们 开始 以 图,画 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至于其他书写形式,如硬笔、指书等,其书写规律与毛笔书写规律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 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 涵义 ,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 美感 的艺术作品。 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 ;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中国古代有许多 著名书法家 ,其中以 王羲之 、 王献之 、 欧阳询 、 颜真卿 、 柳公权 、 赵孟頫 、 张旭 、 怀素 、 苏轼 、 黄庭坚 、等 书家最为出色。 画 “画”指 中国画 ,一般用毛笔以水溶性颜料在宣纸上作画,以描绘山水、器物、花鸟、人物为主,色调单纯明快、画风写意抽象。 中国画又称国画,主要是用毛笔、软笔或手指,用国画颜色和墨在帛或宣纸上作画的一种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 中国 绘画,分 工笔画 和 写意画 两科,这是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工笔画用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明彻入微,要用极细腻的笔触,描绘物象。 写意画用简练、豪放、洒落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感情。 写意画在表现对象上是运用概括、夸张的手法,丰富的联想,用笔虽简,但意境深远,具有一定的表现力。 它要有高度概括能力,要有 以少胜多 的含蓄意境,落笔要准确,运笔熟练,能得心应手,意到笔随。 从唐代起就有这两种绘画风格。 有的介于两者之间,兼工带写,如在一幅画中,松行用写意手法,楼阁用工笔,使两者结合起来,发挥用笔、用墨、用色的技巧。 谢谢观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