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竹笋覆盖技术内容摘要:

2、到最高价,经济效益明显。 覆盖时间过早,外界气温还高,没有必要;覆盖时间过迟,气温已经下降,竹笋开始休眠,效果不佳。 三、覆盖厚度一般以覆盖物厚度 30 厘米左右为宜。 过薄,保温、增温效果不明显,温度达不到出笋起点温度(10);过厚,虽能显著提早出笋,当年效益较早,但出笋过早,使母竹留养困难,以后不能连续进行覆盖,影响下年产量。 四、覆盖方法下层用切短的稻草、厩肥等覆盖发酵增温,厚度 15米;上层覆盖谷壳保温、透气,厚度 10米,使增温和保温两者结合起来,达到提早出笋目的。 五、覆盖期管理覆盖前先将竹林地削平,再用液体肥浇泼湿润,按上法分两次盖上覆盖物;覆盖后,如遇久晴不雨,土壤干燥,应泼浇 1水,以提高土壤湿度。 泼浇的液体肥可每亩用尿素 60 公斤或人粪尿 1000 公斤兑水泼浇,以提高雷竹笋产量。 六、覆盖竹林地的挖笋和养竹覆盖地挖笋,可用两脚踩,触及笋尖后打开覆盖物,挖出竹笋,挖后在穴内施少量尿素后复土和覆盖物(以利竹鞭复壮);挖笋过半后,先撤掉部分覆盖物,以降低土壤温度和湿度,控制延迟竹笋出土,便于母竹的留养;挖笋结束后,气温逐渐回升,分两次撤掉覆盖物。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