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星大理石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各级员工不得有营私舞弊、怠情失职之行为,若发现应予以检举(可越级举报)。 但必须属实,诬告将受到处罚。 1工作中遇到异常事宜,应及时向主管反馈,不得隐瞒不报。 1离职时,应依诚信原则为理念工作移交。 1公司财物不得私携出厂或转为私用。 第三十四条 仪容、仪表以及行为举止规范 上班着装整齐,仪表整洁,仪容端庄。 上班期间,男员工不穿背心、短裤;女员工不穿过于裸露的服装 、不浓妆艳抹。 进入他人办公室前,应检查仪容仪表;进门时,先敲门,主人允许后方可入内。 严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养成随手将灯具、电风扇、空调、水龙头关闭的习惯。 严禁损人利己,窥探他人隐私,诽谤他人。 严禁拉帮结伙,滥用权力。 (八) 干部管理条例 第三十五条 干部管理沟通原则 垂直指挥管理。 根据公司现阶段基本情 况,本着“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各司其职,提高效率”的宗旨,为实现管理有序、团结高效的发展要求,实行严格的垂直管理。 总体控制原则。 一切行动听指挥,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整体。 第 14 页 共 30 页 有效管理幅度最大原则。 为提高效率,加强信息的快速有效流通,企业实行扁平化管理,尽量减少管理层级,使有效管理幅度最大 一个上级原则。 为避免多头管理、出现问题互相推诿,确保信息和任务的一致性,一个员工在同一时期只能向一个上级负责,即行政领导负责制。 80/20 原则。 实行两级领导责任追踪制度。 20%的少数管理着 80%的多数,出现问题,直属领导和上一级领导必须承担 80%的管理责任 例外管理原则。 上级主要控 制例外事件。 凡具重复性质的工作,制订出规则和程序授权下级处理。 超出被指示者权限范围的指示,以书面形式授权。 反馈时限原则。 下级接到上级的指示,要及时汇报;上级接到下级的请求应于注明答复时间内做出答复;普通请示一个工作日内得不到上级批示的,下级可以认可为领导同意执行。 层级管理原则。 上级对下级可以越级检查,但不应越级指挥;下级对上级有意见和建议可越级申诉、信访,但不能越级报告。 越级和越权控制将破坏管理控制程序和制度建立的责任基础。 第三十六条 横向沟通管理 公司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职能部门各单位之间均以加强横向沟通,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密切配合,采取“工作联络单”形式,共同保证跨单位、跨部门工作的顺利进行。 各单位在接到或以现需要由其他单位进行处理的工作时,应及时转交给主管部门进行处理。 发生紧急情况但一时无法联系到主管部门时,可先向上级领导请求后处理,但事后需及时向主管部门负责人说明情况。 任何单位不得对其他单位、部门提出的合理要求加以推辞、拖延, 第 15 页 共 30 页 必须积极配合。 由于消极配合、拖延处理造成的工作损失要追究相关单位领导的责任。 生产、销售各工序之间必须加强配合,下工序有义务对上工序提供的产品、材料进行审核,有权利对上工序提供的不合格产品、材料拒绝接受并提出改进处理的要求和建议。 各单位、部门间为完成某一目标,可进行双方或多方的磋商、会谈。 各单位、部门之间有互相督促的责任,对合作单位、部门的违规、作弊行为有指正的义务和举报的权力。 第三十七条 干部约束条例 职业操守方面: ,或以公司职位名义在外招摇撞骗。 ,徇私舞弊。 ,弄虚作假,挪用或贪污公款。 、索贿、受贿,也不得收受回扣。 ,公平公正公开,不得偏袒和歧视员工,不得拉帮结派。 ,不得打击报复信访员工。 、质量投诉等事件时损害公司利益。 ,恶意攻击同事,尊重 自我,尊重他人。 纪律方面: ,并做出表率。 第 16 页 共 30 页 ,如有不同意见,应婉转相告或以书面形式陈述,一经上级决定,必须立即遵照执行。 ,不得私自携出或出借。 、财务表册或函件,未经授权不得进入他人电脑系统。 (审批)签名的权力。 在公司规定的职权范围内所审核签署的单据、文件认真审核, 并对因此不慎所带来的后果及损失负相关责任。 、危险品及非必要物品进入工作场所。 第三十八条 奖惩 干部违反公司管理规章和本约束条例的,一律处以记大过以上处分,情节严重或影响极坏的,予以辞退或开除。 干部管理部门业绩优秀,被集团、公司表彰或在社会立功者,公司给予奖励制度外福利性奖励。 (九) 员工培训 第三十九条 培训目的 为了有计划地提高企业员工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发挥员工的潜在能力,以使员工具备与实现企业目 标相适应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 第四十条 培训对象 本公司新进及在职的所有员工。 第四十一条 培训方针 员工培训以由企业有计划组织的职前和在职等不脱产培训为 第 17 页 共 30 页 主。 员工培训应有计划、按需求地持续进行。 员工培训必须因时因地制宜,注意效果,要根据不同素质层次设置不同培训内容进行培训。 第四十二条 培训内容 品德、修养 规章制度 业务知识 领导、组织能力 职业化培训 组织建设 工作技能培训 第四十三条 培训种类 职前培训:是指组织新进员工分配工作前 进行的培训。 在职培训:指职工在不脱产的情况下,由公司有计划地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的培训。 第四十四条 培训方式 培训方式主要有讲座、会议、影像、示范、讨论、分发资料、授课、案例研究、资深人员的传、帮、带等。 第四十五条 培训的组织者:人事行政部 第四十六条 培训计划的订立 各部门根据实际需要,于每年底提出下一年度的在职培训需求计划,并交人事行政部审核。 人事行政部根据各部门的培训需求制定年度培训计划上报总经 第 18 页 共 30 页 理批准。 临时性的培训课程也须上报人事行政部。 第 四十七条 培训的实施 新进人员的培训 : ,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公司简介、组织结构、安全知识、人事管理制度、办事指南、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等。 c、岗位技能培训:规章制度培训后,一般生产员工由用人单位指定熟练员工作为其师傅,对其进行应会内容的讲解及操作示范。 d、见习计划应详细列明该员工的见习职位和职责,同时列明见习内容、时间安排、负责人、考核人。 e、报告由实习负责人填写评语后,交人事行政部作为转正考核依据。 在职培训 : ,由人事行政部统一组织实施。 :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所需时间、培训后工作安排等。 岗位培训:专业岗位培训一般由部门负责进行,属于共性的可由人事行政部负责统一组织。 培训进行前组织者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a、选择讲师(如主管或有经验的专业人员或外教); b、确定合适的培训方式; c、确定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 d、准备培训器材; 第 19 页 共 30 页 e、确认费用预算。 脱产培训:各部门应向公司提交脱产培训申请,经总经理批准后 ,人事行政部应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