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采收与贮藏加工内容摘要:

2、较高温度,待块茎表皮形成木栓化保护层后,将温度控制在 3行贮藏。 湿度:贮藏的适宜相对湿度为 90%左右。 四、贮藏方式1、室内堆藏:选择通风良好,场地干燥的仓库,一般用筐装薯块,在室内堆码贮藏;有的地方是直接将薯块堆放在室内竹楼或楼板上;也有用袋子将薯块装入,堆放或挂在楼板上的。 这些方法简便易行,但难以控制发芽。 若配合药物处理,可提高贮藏效果。 也可用覆盖遮光的办法抑制发芽,此法对多雨季节收获的马铃薯的贮藏较为理想。 薯堆中放若干竹制通气筒,以利通风散热。 为提高空间利用率,最好在室内用尼龙编织袋包装架藏,或者用筐箱、编织袋包装码垛堆藏。 2、窖藏:在南方温暖地区,选择避光、阴凉、通风、干燥的室内或室外棚下,用砖砌成长方形窖池,池壁留孔,成花墙式,以便通风散热,上面覆盖细沙土10米,稍加压实即可。 西北地区多用井窖或窑窖贮藏。 这两种窖的贮藏量可达 3000斤。 由于只利用窖口通风调节温度,所以保温效果较好。 但入窖初期不易降温,故应注意入窖前的预冷。 不论堆藏还是窖藏,都应注意初期要加强通风。 主要在早晚气温较低时通风,也可用排风扇通风。 经过数周,可不必过多地通风,视薯堆内温度状况适当通风,使薯堆内的温度接近外界最低气温,但不能低于 0。 马铃薯进库初期,隔 2 周左右就应检查 1 次,剔除腐烂变质的块茎。 以后每隔 1 个月左右检查 1次。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