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word章末检测内容摘要:

然条件下就会发生,不需要定向诱导, C错。 由于油菜种群中没有出现生殖隔离,所以不存在新物种产生, D错。 【答案】 B 17.(2020 汕头模拟 )某地甲、乙两个地雀种群的个体数和有关基因型如下表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 B.甲种群的 a基因频率小于乙种群 C.甲种群的基因突变不同于乙种群 D.两个种群的进化方向都由自然选择决定 【解析】 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乙种群个体总数大于甲种群,因此乙种群的基因 库大于甲种群,故 A 正确;甲种群的 a的基因频率为: (22+ 4 2+ 12+ 3 2+ 8+ 2 2)/200= 30%,而乙种群中 a的基因频率为 (168+ 36 2)/800= 30%,因此甲乙种群的 a的基因频率相等,故 B错误;甲种群 T基因发生了突变,而乙种群的 T基因没有发生突变,故 C正确; 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故 D正确。 【答案】 B 18.(2020 山西联考 )某林区在 30年前发生过火灾,焚毁所有林木。 火灾后该地区曾引入一种外地植物,引入物种的种群基因型频率变化如下表。 现有一位生 态学者对该地区进行调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基因型 引入前,原地 引入后 5年,本地 引入后 8年,本地 AA 50% 54% 58% aa 20% 24% 28% 30年间发生了次生演替 B.外地植物在引入前后发生了进化 C.研究该地区的范围和边界、种群间的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 D.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比实际大 【解析】 由表中数据可知,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 A正确;由于外地植物进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发生了改变,但基因频率并未发生改变,说明生物 未发生进化, B错误;研究该地区的范围和边界、种群间的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 C正确;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比实际大, D正确。 【答案】 B 19.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B.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共同进化总是通过物种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解析】 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 组、自然选择及隔离, A项正确;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项正确;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C项错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D项正确。 【答案】 C 20.(2020 焦作期中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皮康霜治疗皮肤病,使用一段时间后,药效下降。 这是由于药物诱导引起皮肤病的病原体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B.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不育的“狮虎兽”,说明狮子和老虎存在生殖隔离。 C.华南虎和东北虎的形成,是由于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结果。 D.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解析】 病原体的抗药性变异不是由于接触药物后产生的,而是在接触药物前就已经产生了,用皮康霜治疗皮肤病,使用一段时间后,药效下降,这是由于皮康霜对病原体的抗药性进行了选择,抗药性弱的个体被淘汰,强的个体保存下来, A项错误;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虎和狮是两个不同物种, B项正确;华南虎和东北虎之 间存在地理隔离,但还不是两个物种,不存在生殖隔离, C项错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D项错误。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共 50 分 ) 21. (每空 2分 共 8分 )青霉素是一种抗菌素。 几十年来,由于人类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性越来越强,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 试分析这种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青霉素使用之前,细菌对青霉素的抗性是 ____________(填“相同的”或“不同的” )。 患者使用青霉素后,体内绝大多数细菌被杀死;极少数个体存活下来并繁殖 后代。 可见,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起到了 ____________,这种作用是通过细菌与青霉素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实现的。 (2)由于青霉素的反复使用,会使细菌抗药性状逐代增加,从中可以看出,虽然生物的变异方向是不定的,但 ______________在很大程度上是定向的,从而决定了生物的进化方向。 【解析】 (1)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存在着差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 使用青霉素时 ,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细菌抗药性的增强是青霉素对细菌不断选择的结果;这种作用是通过青霉素与细菌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2)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细菌,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青霉素时,又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细菌大多是抗药性强的细菌,在使用同等剂量的农药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虫作用,导致青霉素的效果越来越差。 因此由于青霉素的反复使用,就会使得抗药性状逐代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