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4含解析内容摘要:
象.由图可知晶体的熔点是( ) A. 40℃ B. 44℃ C. 48℃ D. 52℃ 【考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 专题】信息给予题;图析法. 【分析】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为熔点. 【解答】解: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 48℃ 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 48℃ . 故选 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的熔化图象,要学会从图象中找出与晶体有关的信息.学会观察分析物质熔化或凝固的图象,关键是掌握晶体的熔化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1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光总是沿直线传 播 C.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1)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 2)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就沿直线传播; ( 3)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 4)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解答】解: A、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 A错误; B、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就沿直线传播,并不总是沿直线传播的,故 B错误; C、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故 C正确; D、光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不同,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真空中的要小,故 D错误. 故选 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光传播的特点和速度,都是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 12. 2020年 5月 24日,中俄在东海举行联合军演.为了刺探我国军情,日本军机与我国军近距离对峙,当时两军机之间保持的距离仅约 30m.日本的这种挑衅行为引起我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以下列哪个目标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对峙时我军飞行员是静止的( ) A.日本军机 B.海面上的军舰 C.海面 D.海岸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专题】长度、时间、速 度. 【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否则是运动的. 【解答】解:以日军军机为参照物,飞行员与日军军机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 变化,所以飞行员是静止的. 故选 A. 【点评】每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3.教室里安装的电子白板投影仪,其镜头的焦距为 15cm.为了在白板上得到清晰的像,投影仪镜头到白板的距离应 ( ) A.大于 30 cm B.小于 15 cm C.等于 30 cm D.大于 15 cm小于 30 cm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 2f> u> f, v> 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解答】解: 镜头的焦距为 15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物体到镜头的距离 2f> u> f,镜头到白板的距离v> 2f,即投影仪镜头到白板的距离应大于 30cm. 故选 A. 【点评】凸透镜的成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很多光学器材都是利用凸透镜制成的:如幻灯机,投 影仪、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解答此题要注意:投影仪镜头到白板的距离指的是像距.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9小题,每空 1分,共 26分) 14.学习了声现象后,爱动脑筋的小明将喝饮料的吸管剪成不同的长度,并用胶带将吸管底部密封,然后排在一起,如图所示.对着管口吹气,由于空气柱的 振动 就会产生声音.管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 音调 (填 “ 音调、响度、音色 ” )就不同,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小吸管乐器. 【考点】声音的产生;音调. 【专题】简答题. 【分析】( 1)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 2)声音的音调和物体振 动频率有关. 【解答】解:当对着管口吹气时,管内的空气柱振动,就发出声音; 管的长短不同,筒内空气柱的长短就不同,振动时频率就不同,所以使声音的音调就不同. 故答案为:振动,音调.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物体振动产生声音、音调和频率之间关系的掌握情况. 15.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 ( 1)初中 物理课本的宽是 cm ; ( 2)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匀速行驶的速度约为 38 km/h . 【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专题】应用题;参照思想;估算法;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此题考查对 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速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速度单位的认识,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 【解答】解: ( 1)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 20cm,物理课本的宽度略小于20cm,在 ; ( 2)满载货物的卡车行驶速度较慢,在 38km/h左右. 故答案为:( 1) cm;( 2) km/h.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本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到熟知,以免闹了笑话自己还不知道. 16.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 看到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 “40” 表示的意思是 行驶速度不能超过 40km/h ,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 h.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速度与物体运动. 【专题】计算题;应用题;简答题;压轴题. 【分析】交通标志牌 “40” 是限速的标志,速度不能超过 40km/h, 已知速度和到北京的距离,根据公式 t= 可求所需时间. 【解答】解:标志牌上的数字 “40” 表示的意思行驶速度不能超过 40km/h, 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 t= = =. 故答案为:行驶速度不能超过 40km/h; . 【点评】本题考查利用速度公式计算时间,关键是明白交通标志牌所表示的意义. 17.一个高 4m处,则像距离人 8 m远;如果此人以 1m/s的速度靠近镜面,则 ,人和像的距离为 5 m;她走近平面镜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 不变 (选填 “ 变大 ”“ 不变 ” 或 “ 变小 ” ).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 的特点之一,像距 等于物距,物像对称,则可求出人与像的距离. 【解答】解: 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距等于物距,已知此人距离平面镜 4m,可知他的像距离平面镜也是 4m,所以像到他本人的距离为 4m+4m=8m. 由题意可知他以 1m/s的速度在垂直平面镜的方向上走近平面镜时, s=vt=1m/s= ,则此时人与平面镜的距离为 4m﹣ =,此时像到他人的距离为 +=5m;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 8; 5;不变.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牢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此外对 “ 相对于 ” 要有正确的理解, “ 相对于 ” 平面镜与 “ 相对于 ” 他的像是不同的. 18.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 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形成的;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前者是光的 反射 现象,后者是光的 折射 现象,所看到的都是 虚像 (填 “ 实像 ” 或 “ 虚像 ” )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简答题. 【分析】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看到倒影和水中的鱼,倒影是光的反射,看到鱼是光的折射,所看到的像都为虚像. 【解答】解: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日食在物理学中,这是光在均 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根据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可知,看到树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看到的鱼是光的折射现象,这些看到的都是虚像.故答案为: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反射;折射;虚像.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定律,属于常见的考题. 19.一家汽车美容店的门口,贴着如图所示的 “ 爱车小贴士 ” ,这是因为留在车身上的水滴相当于 凸透 镜,使太阳光 会聚 在车身局部形成高温,导致车漆失去光泽. 【考点】生活中的透镜. 【专题】透镜及其应 用. 【分析】水滴的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的,所以可以看做是凸透镜,而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 【解答】解:在阳光下的水滴好比一个小的凸透镜,把太阳光进行了会聚,使得局部高温,从而伤害汽车的外表面. 故答案为:凸透;会聚. 【点评】此题考查了凸透镜的光学性质: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能够将水珠与凸透镜两者联系起来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0.在电影院偷拍是制作盗版电影的惯用方法.为此,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反盗版电影的装置,将装置安装在银幕后面,其发出的红外线通过银幕上的小孔射向观众席上的偷拍摄像机,在感光底片上成倒立、 缩小 的实像,从而形成干扰点.此装置的使用 不会 (填 “ 不会 ”或 “ 会 ” )影响观众的观看.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照相机的工作原理,镜头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并且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由于人眼看不到红外线,因此不会对观众观看电影产生影响. 【解答】解:此装置的摄像机的镜头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 u> 2f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由于人眼看不到红外线,因此此装置的使用不会影响观众的观看. 故答案为:缩小;不会.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照相机的制作原理,关键是熟练掌握凸 透镜成像的规律.此题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21.夏天的早晨会看到草叶上有一些露珠,这是 液化 现象;寒冷冬天的早晨会看到窗户的玻璃上结有 “ 窗花 ” ,这是 凝华 现象.在东北,人们冬季里喜欢做 “ 冻豆腐 ” .光滑细嫩的豆腐,经冷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小孔产生的原因是豆腐里的水先 凝固 后 熔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专题】应用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1)物 质由气态变为液体的现象叫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20xx-20xx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4含解析
相关推荐
的物理数据掌握的基础上以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合理的赋值. 7.小伟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橙汁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 ) 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B.将橙汁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橙汁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橙汁的体积 D.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橙汁的总质量 【考点】 液体密度的测量. 【专题】 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 测量液体的密度实验中
将下降;而家兔是恒温动物,把它从 30℃的环境中移到 15℃的环境中,体温是不变的。 考点: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的概念及其区别。 19.关于自然保护区的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 B.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 天然实验室”,为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 C.自然保护区是“活的天然博物馆”
2、旬至 2 月上旬播种。 1 公斤种薯切块 40 块左右,切好后待自然愈伤 23 天即可播种。 每畦种 3 行,行距 60 厘米,株距 20 厘米,亩栽 5500 株左右,亩角种量 125150 公斤。 播种时在畦面上按行株距,均匀摆放薯块,做到芽眼朝上,薯块与土壤要密接,薯块上方覆盖 56 厘米厚的碎稻草。 覆草标准以撒后从上往下看不露薯块为妥,以防止马铃薯表皮发青。 如要提早商品薯上市时间
习物理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其应用. 7.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B.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的力大,所以静止的物体惯性大 C.在月球上举重比在 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所处的位置无关 【考点】 惯性.
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③ 放大镜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④ 电影银幕上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⑤ 汽车观后镜中的像,观后镜是凸面镜,所以它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其中,属于实像的是 ①④ ;属 于虚像的是 ②③⑤ ;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 ②⑤ ;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 ③④ . 故选 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菌、根瘤菌、猴头菌 、霉菌、根瘤菌 、醋酸杆菌、足癣菌、肺炎双球菌 ,对培养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这样有利于观察。 ( D ) ( A ),被称 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是( B )。 A.列文•虎克 B.巴斯德 C.弗莱明 D.达尔文 ( A ) A.腐生菌 B.寄生菌 C.所有的菌类 D.共生菌 二 、非选择题(共 7题, 60分) 21.( 10分)判断对错。 ,促进植物的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