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练习试题三含解析内容摘要:
) A.氢分子 B.氧分子 C.氢原子 D.氧原子 【考点】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据此解答. 【解答】 解: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 n个 H2O分子和 n个 H2SO4分子中含有相同的是氢原子的个数,故选 C. 【点评】 化学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应用广泛,是考查的重点和热点,理解化学式的含义,掌握物质结构知识,了解相关概念,问题就会迎 刃而解. 10.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取水 → 沉降 → 过滤 →吸附 → 消毒 → 配水.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取水 B.过滤 C.吸附 D.消毒 【考点】 水的净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净化水方法的理解,同时以此为背景,又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解答时要对各种净水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再作回答. 【解答】 解: A、取水,一般是用水泵将河水输送至水厂,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 A错; B、过滤,能将难溶的固体物质除去,没有生 成其他物质,故 B错; C、吸附,常用的吸附剂是活性炭,能吸附有色有异味的物质,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故 C错; D、消毒,一般消毒剂能破坏细菌中的物质,从而使细菌失去活性,在该过程中生成了其他物质,是化学变化,故 D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 本题较为简单,但是一个题目涉及所学习的内容是多方面的,集成度高,因此要对知识深入理解,搞清每一个环节. 11.下列措施 ① 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② 工业 “ 三废 ” 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③ 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④ 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物排放. ⑤ 生活中使用无磷洗衣粉. 其中能改善水质的措施是( )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考点】 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根据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以及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造成了水体的污染. 【解答】 解: ① 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能减少水体的污染; ② 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能减少水体的污染; ③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能减少水体的污染; ④ 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生产生活中排放的污染,能减少水体的污染; ⑤ 生活中使用无磷洗衣粉可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防止水体污染.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水资源污染的防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造成水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 二、填空题 12.空气的主要成分是 氮气 和 氧气 ,还含有少量的 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碳 ,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以及动植物的呼吸需要消耗 氧气 放出 二氧化碳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 二氧化碳 ,放出 氧气 . 【考点】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根据空气的成分和燃烧、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概念进行分析. 【解答】 解: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还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碳等, 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以及动植物的呼吸需要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故填:氮气;氧气;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 【点评】 此题难度不大,掌握空气中的成分以及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概念即可顺利解答. 13.从氧气、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并解释或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O2 ② 最轻的气体是 H2 ③ 能使人中毒的气体是 CO ④ 天燃气的主要成分是 CH4 ⑤ 能用于灭火的是 CO2 ,其原因是 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⑥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CO2 ,原因是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Ca( OH) 2═CaCO 3↓+H 2O ⑦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会变红的是 CO2 ,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O2+H2O═H 2CO3 ⑧ 能作燃料的是 H CO、 CH4 ,它们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O2 2H2O、2CO+O2 2CO CH4+2O2 CO2+2H2O .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 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解答】 解: ① 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其化学式为: O2.故填: O2; ② 氢气是最轻的气体,故填: H2; ③ 一氧化碳有毒,故填: CO; ④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 CH4.故填: CH4; ⑤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可用来灭火,故填: CO2;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⑥ 二 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其化学式为: 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 OH) 2═CaCO 3↓+H 2O.故填: CO2;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 CO2+Ca( OH) 2═CaCO 3↓+H 2O; ⑦ 将 CO2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H2O═H 2CO3.故填: CO2; CO2+H2O═H 2CO3; ⑧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具有可燃性,可用来作燃料,氢气 燃烧生成水,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填: H CO、 CH4; 2H2+O2 2H2O、2CO+O2 2CO CH4+2O2 CO2+2H2O.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14.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 剧烈地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Fe+2O2 Fe3O4 ,实验时,要预先在。20xx-20xx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练习试题三含解析
相关推荐
m/h,合 m/s (保留一位小数 ) .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列车上的监控系统,通过对高速运转车轮的热辐射产生的一种不可见光进行检测 ,实现对车轮温度的实时监控.这种不可见光是 . 16. 身高为 m的 小华 站在大穿衣镜前 l m处, 通过看自己在镜中的像整理自己的服饰,则她与她的像之间的距离是 m;若她以 后,则她与她的像之间的距离是 m.,此时的像高 m.
2、熟期为防止果蝇危害,爱文果实均进行套袋处理,白色纸袋在成熟时,从袋外即可隐约看见透明中带红的果实,此时为采收适期。 (三)金煌金煌品种可因产期调节处理与否而使产期提早至 5 月或延后到 8 月。 未调节产期者约在 7 月采收,提早产期处理者一般可在 56 月成熟采收。 金煌通常套内层黑色的牛皮纸袋,采收时须预留果梗及防止果梗折断而流出乳汁。 由于其成熟期不一致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 1g硫粉与 1g氧气完全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 律生成了 2g二氧化硫. 【解答】 解: A、分子之间有间隙, 1L水与 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 2L,故 A错误. B、 1g镁和 1g硫酸并没有完全反应,即使完全反应,由于氢气的外逸质量也不会等于 2g,故 B错误.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中不会在含有其他分子,故 C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1g
,每年净增人口在减少 ,每年净增人口数量仍然很大 20.我国每年净增人口 1600万,主要原因是: ( ) A. 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 B.我国人口有 ,人口基数过大 C.城市化进程加快 D. 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的结 果 21.近些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 ( ) ,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 22.自 20世纪 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原因是:( ) A.自然灾害频繁
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解读赏析:这首诗饶有趣味, 描写上,有动 人的芬芳:香叶,有楚楚的形态:嫩芽、曲尘花,还有生动的色彩:“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 饮茶之时,应是夜后陪明月,晨前对朝霞,真是享受着神仙般快乐的生活,可谓“睡起有茶饴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痴绝翁》)。 茶还可以洗尽古人今人之不倦,这是茶的神奇妙用。
和无机界的两个重要环节. B错误; C、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和土壤等.他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故非生物成分对生物成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C正确; D、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和土壤等.他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非生物成分是指生物以 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 D正确. 故选: B. 点评: 解答此题正确认识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及各部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