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化学选修6物质的检测综合检测同步测试内容摘要:
弱酸,电离程度比较小。 H+ 离子浓度越大,酸性越强,酸性顺序为: ② ① ④ ③。 13.某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如下: ,关于它的性质叙述中 不. 正确的是 ( ) A.酸性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 只有一种 B. 1 mol该有机物最多可跟 8 mol NaOH 反应 C. 1 mol该有机物最多可跟 2 mol Br2反应 D.该有机物可跟 NaHCO3溶液反应 解析:选 C。 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的产物均为 ,故 A正确; 1 mol酯水解 (碱性下 )需 1 mol NaOH,酚羟基需 6 mol NaOH,羧基还需 1 mol NaOH,故 B正确;羧酸的酸性比碳酸强,该有机物能与 NaHCO3反应,故 D 正确。 14.根据下列描述的实验现象能判断相应的化学反应基本完成的是 ( ) A.酯化反应后滴加混有酚酞的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 ,红色变浅 B.油脂皂化反应后,静置,反应混合液不分层 C.蔗糖水解后,反应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液溴和苯的混合物持续沸腾时,导管末端的硝酸银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沉淀 解析:选 B。 A项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若反应后混合液中含有未反应的 CH3COOH,则滴入 Na2CO3溶液时,发生反应: Na2CO3+ 2CH3COOH===2CH3COONa+ CO2↑ + H2O,从而使溶液的碱性减弱,通入酚酞则红色变浅,而且酯化反应以无机酸 (常用浓 H2SO4)作催化剂,同样会使酚酞颜色变浅或消失,这不能作为此反应已完成的判断依据。 B 项油脂不水解,皂化反应后生成羧酸盐和醇 (丙三醇 ),它们均易溶于水,故反应完成后混合液不分层,若有未 反应的油脂则分层,故 B 项符合题意。 C 项蔗糖的水解往往是在 H2SO4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反应混合液肯定呈酸性,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即反应不管是否进行到底都会有此现象,不合题意。 D项液溴与苯的混合液中加入铁粉后,体系处于沸腾状态,反应过程中生成的 HBr 气体必然逸出,故导管末端的 AgNO3 溶液肯定会出现淡黄色沉淀 (Ag+ + Br-===AgBr↓ )但这并不标志反应基本完成,不合题意。 15.亚硝酸钠俗称 “ 工业盐 ” , 有很强的毒性,因外观与口感和食盐相似,而常常被误用、误食,为了区分亚硝酸钠与食盐,某研究性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后得知:亚硝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沉淀,亚硝酸是一种弱酸,不稳定,易分解为两种气体,据此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 分别向盛有两种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如试管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的为亚硝酸钠; ② 用洁净的玻璃棒分别蘸取两种无色溶液滴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出现蓝色的是亚硝酸钠; ③ 向两支盛有硫酸亚铁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氯化钠和亚硝酸钠,溶液变棕黄色的是亚硝酸钠; ④ 分别向盛有两 种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氯化钠,另一支试管内是亚硝酸钠。 其中能够区分亚硝酸钠与食盐的操作及结论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解析:选 C。 亚硝酸钠可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沉淀,即不能利用硝酸银溶液来区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所以操作 ④ 错误。 二、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 5 小题,共 55 分 ) 16. (10分 )在中和滴定操作过程中,由以下各项因操作不当引起的实验误差,用 “ 偏高 ” 、“ 偏低 ” 或 “ 无影响 ” 等填空: (1)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润洗 ,使滴定结果 ________; (2)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又用待测溶液润洗,使滴定结果 ________; (3)滴定管 (装标准溶液 )在滴定前尖嘴处有气泡,滴定终了无气泡,使滴定结果 ________; (4)滴定前平视,滴定终了俯视,使滴定结果 ________; (5)滴定前仰视,滴定终了平视,使滴定结果 ________; (6)过早估计终点,使滴定结果 ________; (7)过晚估计终点,使滴定结果 ________; (8)用含 Na2O杂质的 NaOH固体来配制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用于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 使测得盐酸的浓度 ________; (9)用含 Na2CO3杂质的 NaOH固体来配制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用于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使测得盐酸的浓度 ________; (10)洗涤锥形瓶时,误把稀食盐水当做蒸馏水,然后用锥形瓶装待测的盐酸,用 NaOH标准溶液滴定时,对测得的结果 ________。 解析:中和滴定误差分析的依据 c待= Kc标 V标V待 根据 V 标 的偏大或偏小判断 c 待 是偏高还是偏低。 如 (1)滴定管装液前未用标准溶液润洗,会使标准溶液稀释,导致所消耗 V 标 偏大,使测定的 c 待 偏高;又如 (2)锥形瓶装液前用待测液润洗,会使锥形瓶内待测的溶质增加,导致所消耗的 V 标 偏大,使测定的 c 待 偏高,其余各项可仿此分析。 答案: (1)偏高 (2)偏高 (3)偏高 (4)偏低 (5)偏低 (6)偏低 (7)偏高 (8)偏低 (9)偏高 (10)无影响 17. (8 分 )某。鲁科版化学选修6物质的检测综合检测同步测试
相关推荐
2、个树体,有利于树体的通风透光,促使枇杷萌发夏梢,也就能使该树在当年能开花结果,因为,枇杷的夏梢是枇杷来年的良好的结果母枝。 又由于降低了整个树体,养分和水分的运输距离缩短、畅通,有利于树势的恢复和增加对病虫害的抗性。 3、施肥。 在进行了疏除过密树及修剪后,必须在营养方面对树体进行补充,即在采果后及夏梢抽生期,大约 2 个月一次,薄肥勤施原则,以速效肥和迟效肥相结合,施肥量约占全年施肥量的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纳米材料是一种称为 “纳米 ”的新物质制成的材料 B.绿色食品是指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C.生物固氮是指植物通过叶面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气 D.光导纤维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 8.下列物质有固定熔点的是( ) A.钢化玻璃 B.过磷酸钙 C.消石灰 D.水玻璃 9.有关等离子体的说 法不正确的是 ( ) A.等离子体内部全部是带电荷的微粒 B.等离子体中正
2、亩用种 斤。 播量过少,不但生长缓慢,而且下部叶片多,难以达到理想的高度和产量。 播量过大,幼茎细弱,下部叶片易发黄或烂秧。 条播时一米宽的畦播 56 行,播幅宽 810 厘米。 注意覆土1米厚。 茼蒿管理极为简单,在施足基肥的情况下不需中耕除草、追肥打药等措施。 只需注意以下三点: 下,温度过高要适当放风降温,以 2530为宜。 这样既能保证快速生长,又能保证产品质量。 水干旱
阳离子 D.与电子有吸引力的金属阳离子 13.组成金属晶体的微粒 ( ) A.金属原子 B.金属阳离子和电子 C.金属原子和电子 D.阳离子和阴离子 14.膦( PH3)又称为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它的分子呈三角锥形。 以下有关 PH3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PH3是非极性分子 B. PH3分子中有未成键的电子对(或称孤对电子) C. PH3是一种强氧化剂 D.
OH— 4e = 4H2O 正极: O2 + 2H2O + 4e = 4OH— 当得到 饮用水时(按水的密度 1g/cm3计算),电池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约为 A. B. C. 100mol D. 200mol 19. 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A.等量的白磷蒸气和白磷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由 C(石墨) =C(金刚石); ΔH = + kJ mol — 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