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采后的科学管理内容摘要:
2、乙醛、氯化钾中的氯离子残留等对枇杷的毒害或影响。 及时进行修剪 这既能使树势迅速恢复,又能促进在 7 月下旬以前萌发的夏梢健壮,奠定来年优质丰产的基础。 夏季修剪量不超过总枝量的 20,锯掉树冠上部的直立树枝 1,一次不能锯得太多,逐年锯除,促使树冠高度下降。 对远离主枝的结果枝进行回缩修剪,回缩的大枝应留基部 10米并斜锯以促发新梢。 树冠空虚处,短截徒长枝,培养骨干枝大的结果枝组。 采果后的结果枝,除衰弱的以外,应尽量保留,使其萌发结果枝。 防腐烂病和叶斑病 腐烂病也俗称烂脚病,主要为害根颈主干,侧枝发病不多,如果果树在高湿时根颈主干表现软腐,或者在树液流动旺盛时,出现流胶现象,干燥时树皮开裂起翘 3、、剥落,那么很可能就患上了烂脚病。 防治方法除加强培育、加强肥水管理等增强树势外,还要刮除病斑,要求刮净,刮下的树皮就地烧毁,并在专家指导下涂以药剂促进伤口的愈合。 叶斑病也是防治的重点病害。 叶斑病是灰斑病、斑点病和角斑病的统称,是枇杷的主要病害,轻者影响树势,重者叶片僵化变小,提早落叶、枯枝,植株生长衰弱减产。 防治方法除提高果园管理水平,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本身抗病能力外,采果后到夏梢萌芽前或萌芽初,使用 65代森锰锌 500液,或 80大生 湿性粉剂 600 倍液,有预防发病的效果。 采果后到孕蕾前,使用浓度为 尔多液和波美。 石硫合剂,可以既能防病,又能给枇杷补充铜和钙;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 600 倍液等。 专利查询。枇杷采后的科学管理
相关推荐
弱酸,电离程度比较小。 H+ 离子浓度越大,酸性越强,酸性顺序为: ② ① ④ ③。 13.某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如下: ,关于它的性质叙述中 不. 正确的是 ( ) A.酸性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 只有一种 B. 1 mol该有机物最多可跟 8 mol NaOH 反应 C. 1 mol该有机物最多可跟 2 mol Br2反应 D.该有机物可跟 NaHCO3溶液反应 解析:选 C。
2、个树体,有利于树体的通风透光,促使枇杷萌发夏梢,也就能使该树在当年能开花结果,因为,枇杷的夏梢是枇杷来年的良好的结果母枝。 又由于降低了整个树体,养分和水分的运输距离缩短、畅通,有利于树势的恢复和增加对病虫害的抗性。 3、施肥。 在进行了疏除过密树及修剪后,必须在营养方面对树体进行补充,即在采果后及夏梢抽生期,大约 2 个月一次,薄肥勤施原则,以速效肥和迟效肥相结合,施肥量约占全年施肥量的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纳米材料是一种称为 “纳米 ”的新物质制成的材料 B.绿色食品是指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C.生物固氮是指植物通过叶面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气 D.光导纤维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 8.下列物质有固定熔点的是( ) A.钢化玻璃 B.过磷酸钙 C.消石灰 D.水玻璃 9.有关等离子体的说 法不正确的是 ( ) A.等离子体内部全部是带电荷的微粒 B.等离子体中正
阳离子 D.与电子有吸引力的金属阳离子 13.组成金属晶体的微粒 ( ) A.金属原子 B.金属阳离子和电子 C.金属原子和电子 D.阳离子和阴离子 14.膦( PH3)又称为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它的分子呈三角锥形。 以下有关 PH3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PH3是非极性分子 B. PH3分子中有未成键的电子对(或称孤对电子) C. PH3是一种强氧化剂 D.
OH— 4e = 4H2O 正极: O2 + 2H2O + 4e = 4OH— 当得到 饮用水时(按水的密度 1g/cm3计算),电池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约为 A. B. C. 100mol D. 200mol 19. 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A.等量的白磷蒸气和白磷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由 C(石墨) =C(金刚石); ΔH = + kJ mol — 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 提高原料转化率 解析: 合成氨是放热反应,采用 500℃的高温,从化学平衡上看,由于合成氨反应放热,不利于氨的合成。 但是为了提高反应速率,更快、更多的生成氨,也采用适当的高温。 答案: A 点评: 工业反应条件的选择,要综合反应的限度、速率甚至设备等因素一起考虑,不能单方面考虑问题。 例 3. 在一定条 件下,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中 NH3的体积分数为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