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化学选修3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同步测试2内容摘要:
,另一个因素是。 9.第一电离能 I1; 态电 性基态原子失去 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 正离子所需要的 叫做第一电离能。 第一电离能越大,金属活动性越。 同一元素的第二电离能 第一电离能。 10.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电负性逐渐 ,表明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电负性逐渐 ,表明元素的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11. 将下列原子按电负性降低的次序排列,并解释理由: As、 F、 S、 Ca、 Zn 12. 比较硼、氮、氧第一电离能大小,并说明理由。 13. A、 B、 C、 D、 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 B 处于同一周期, C、 D、E 同处另一周期。 C、 B可按原子个数比 2∶ l和 1∶ 1 分别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甲和乙。 D、A按原子个数比 3∶ 2 形成离子化合物丙。 E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B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____________,乙物质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 ( 2) A、 B、 C、 D、 E 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填写)。 ( 3) E的单质加入到 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 14.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 1)下列 (填写编号)组元素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 ① a、 c、 h ② b、 g、 k ③ c、 h、 l ④ d、 e、 f ( 2)如果给核外电子足够的能量,这些电子便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面离去。 核外电子离开该原子或离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 1.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 2.形成稳定结构的倾向 下表是一些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 KJmol) : 锂 X Y 失去第一个电子 519 502 580 失去第二个电子 7296 4570 1820 失去第三个电子 11799 6920 2750 失去第四个电子 9550 11600 ① 通过上述信息和表中的数据分析为什么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 ② 表中 X可能为以上 13 种元素中的 (填写字母)元素。 用元素符号表示 X和 j 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③ Y 是周期表中 族元素。 ④ 以上 13种元素中, (填写字母)元素原子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多。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综合练习 1 班级 ________学号 _____姓名 _________ 1.下列关于原子半径和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趋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B.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C.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D.同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2.下列元素的原子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 ) A. B B. C C. Al D. Si 3.原子核外 p 能级、 d 能级等原子轨道上电子排布为 “全空 ”、 “半满 ”、 “全满 ”的时候一般更加稳定,称为洪特规则的特例。 下列事实不能作为这个规则的证据的是( ) A.元素硼( B)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元素铍( Be)的第一电离能 B.元素磷( P)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元素硫( S)的第一电离能 C.基态铜( Cu)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Ar]3d104s1而不是 [Ar]3d94s2 D.某种激发态碳( C)原子排布式为 1s22s12p3而不是 1s22s22p2 4.下列微粒半径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 A. Na+ Na B. Cl- Cl C. Ca 2+ Cl- D. Mg Na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第 3 周期所含的元素中 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 B.铝的第一电离能比镁的的第一电离能大 C.在所有元素中,氟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D.钾的第一电离能比镁的的第一电离能大 6.下列各组元素,按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元素第一电离能逐渐升高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K、 Na 、 Li B. Al、 Mg 、 Na C. N、 O、 C D. Cl、 S、 P 7.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各原子轨道电子均已填满 B.其原子与同周 期 Ⅰ A、 Ⅱ A族阳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C.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 D.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 8.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下图表示方法形象地表示: 其中 ●表示质子或电子, ○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 ①②③ 地叙述正确的是 ( ) A. ①②③ 互为同位素 B. ①②③ 互为同素异形体 C. ①②③ 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 D. ①②③ 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9. X、 Y、 Z 三种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为 ns 3s2。鲁科版化学选修3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同步测试2
相关推荐
( ) A、 B、 C、 D、 10. 在原子中,下列关系中一定正确的是 A 质子数=核电荷数 B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C 质子数 ≠中子数 D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1. 许多科学家在化学的发展方面起了重大作用。 其中,研究空气成分,得出 “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结论的科学家是 ,提出分子概念的科学家是 ,提出近代原子学说的科学家是
用酒精灯灼烧盛有海带的坩埚 , 至海带完全成灰 , 停止加热 , 冷却。 ④ 将海带灰转移到小烧杯中 ,再向烧杯中加入 10 mL 蒸馏水 , 搅拌 , 煮沸 2~ 3 min, 使可溶物溶解 , 过滤。 ⑤ 向滤液中滴入几滴硫酸 , 再加入约 1 mL H2O2溶液 , 观察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步骤 ① 中也可以用水洗涤除去海带表面的附着物 B. 步骤 ④
2、。 第一次施春梢肥,2 月中旬施用,主要作用促发春梢和增大果实。 春梢能成为当年的果实枝和夏秋梢的基枝,此次施肥比较重要。 亩施生物有机肥 50 千克,配施尿素 10 千克,过磷酸钙 5 千克,硫酸钾 15 千克。 第二次施夏梢肥,在 5 月中旬至 6 月上旬采果后施用(晚熟品种采果前施)。 主要促发夏梢,并促化 78 月的花芽分化。 夏梢抽生多而整齐,当年多能形成结果母枝
__________。 (4)由图 ⑧ 所示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硫酸
冰 B.金刚石、 碳化硅、晶体硅 C.碘化氢、溴化氢、氯化氢 D.二氧化硅、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13. 氯化钠属于 晶体,二氧化硅属于 晶体, NaCl和 SiO2并不代表它们的 式,只能表示组成晶体的各种微粒的。 14.在金刚石的网状结构中 ,含有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 ,其中最小的环上有 (填数字 )个碳原子 ,每个碳原子上的任意两个 C—C键的夹角都 是 (填角度 ). 15.
关于三氯化磷分子空间构 型理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PCl3分子中三个共价键的键长,键角都相等 B. PCl3分子中的 PCl键属于极性共价键 C. PCl3分子中三个共价键键能,键角均相等 D. PCl3是非极性分子 ( ) A. NH3 B. H2O C. Ca2+ D. NH4+ ( ) A.每个碳原子的 sp2杂化轨道中的其中一个形成大π键 B.每个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