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褐斑病内容摘要:

2、扩展为 23 毫米的圆形病斑。 病斑部逐渐枯死变褐进而茶褐,后期叶背面病斑生出黑色霉层。 侵染及发病规律 褐斑病病菌分生孢子寿命长,可在枝蔓表面附着越冬,借风雨传播,在高湿条件下萌发,从叶背面气孔侵入,潜育期约 20 天。 北方多在 6 月份开始发病,79 月为发病盛期多雨季节可多次重复侵染,造成大发生。 在江苏、浙江、上海有两次发病高峰,第一次在 6月,第二次在 8 月。 小褐斑病的发生与褐斑病相似。 防治方法 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减少病源。 发芽前喷 35 度石硫合剂。 喷药防治。 发病严重的地区结合其他病害防治,6 月份可喷 1 次等量式 200 倍波尔多液,79 月间可喷500 倍 50多菌灵,600800 倍百菌清或 8001000 倍 70托布津交替使用、每 1015 天喷 1 次药。 65的代森锰锌在某些葡萄果实上有药害,北方更明显,使用浓度应在 10001200 倍。 合理施肥,科学整枝。 增施多元素复合肥。 增强树势,高抗病力科学留枝,及时摘心整枝,面通风透光。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