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历史六上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随堂练习内容摘要:
A是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 B向汉朝提出和亲的是呼韩邪 C是汉朝迫于匈奴压力的一项和亲 D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16. 下列对汉朝与匈奴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两汉对匈奴的反击都经历了几次重大的战役 B反击匈奴后,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 C反击匈奴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加强同西域的关系 D与匈奴的和战、友好交往是主流 二、组合 列举题 17. 根据 相关的提示写了人物。 ( 1)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的匈奴单于: ( 2)汉朝时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在位的皇帝: ( 3)在漠北战役中取得胜利的汉朝将领: ( 4)公元前 1世纪中期,向汉朝求亲的匈奴单于: ( 5)汉元帝时与匈奴 首领和亲的宫女: 18. 根据相关的历史事件写出时间。 ( 1)匈奴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 ( 2)漠北战役的时间: ( 3)匈奴分裂为几部,彼此攻杀不休的时间: ( 4)昭君出塞的时间: 三、材料解析题 19. 阅读材料 材料一:“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 —— 翦伯赞 材料二:“边城宴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于干戈之役。 ” —— 《汉书》 请回答 : ( 1)材料一中“汉武”指的是谁。 请举出能反映“长城万里遍烽烟”的一次重大战役的名称。 (。鲁教版历史六上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随堂练习
相关推荐
内部的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分歧主要体现在( ) [ 技术 B.镇压人民反抗斗争 ,维护天朝大国 9. 对洋务运动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C.一定程度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二、看图读史: 汉阳铁厂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京师同文馆 请回答: 1. 上面这些实业是哪次运动中兴办的。 2. 这次运动的是在什么背景开始的。 3. 其目的是什么。 4. 其中的发动者
2、容,详见最后一篇。 二、合理追肥,提高树势由于冬枣后期需肥多,抓紧追肥很有必要。 施肥品种以磷钾肥为主,同时在树势弱,地力差的地块也要追施部分氮肥。 施肥数量因地而异,磷钾肥可比幼果期的施量略低,氮肥一般施 纯氮(折合尿素 左右)。 三、适时保墒夏季降雨频繁,土壤板结严重,透气性差。 降雨之后,要根据土壤墒情状况,及时划锄,晾墒,除草灭荒,保持土壤墒情。 凡是枣园土壤墒情较差的地块
A. 13年 B. 14年 C. 15年 D. 16年 9.楚汉战争指的是 A.南方楚国与西汉的战争 B.西楚霸 王项羽与汉王刘邦的战争 C.陈胜、 吴广与秦朝的战争 D.项羽、刘邦与秦朝之间的战争 10.下图描述的一 则历史成语典故与下列哪次战争有关 A.城濮之战 B.长 平之战 C.马陵之战 D.巨鹿之战 二、连线题 11.将左边的成语与右边的相关内容连结起来。 三、材料解析题
2、时排除积水,降低田间湿度。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选用 75%百菌清 800 倍液、或 70%代森锰锌 500 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 800 倍液喷雾,隔 57 天喷一次,连续 34 次。 二、茄子绵疫病1、发病条件及为害特征茄子绵疫病发病最适温度为 2830,相对湿度 90%以上。 高温高湿、连作地、低洼渍水地有利本病的发生流行。 湿度是病害流行的决定性条件。 本病主要为害果实
,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近切悬盼这至。 ” 请回答: ( 1) 材料中 “ 倭寇 ”“ 陪都 ” 各指什么。 ] ( 2)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理由是什么。 其真实用意是什么。 ( 3)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取得了哪些成 果。 2. 有人把重庆谈 判称之为“鸿门宴”。 面对蒋介石设下的“鸿门宴”,毛泽东去还是不去呢。 对此芳芳和明明各自阐 发了自己的观点 芳芳说:“不去。
.溶液丙若再蒸发 5 g 水,析出的晶体 质量一定等于 2 g 1粗盐中常常含有氯化镁杂质,为了除去粗盐中的氯化镁杂质,工业上常用饱和食盐水来冲洗粗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冲洗后,所用的饱和食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增多 B、所用的饱和食盐水可以无数次的使用 C、冲洗后,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减少 D、冲洗后,粗盐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减小 1下列离子能在 pH=2 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 存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