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八上马说中考试题精选内容摘要:
策: 马鞭子。 (3 分 ) A.“千里马 ”比喻人才, “伯乐 ”寓指能发现和赏识人才的人。 B. 贯穿全文的中心句是 “其真不知马也 ”。 C. 作者借 “千里马 ”不遇 “伯乐 ”的遭遇 ,寄托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答案 : BDD 《马说》中考试题一 2020 年温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 三、 文言文阅读( 22 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 19—26 题。 (一)( 12 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 4 分) ( 1)一食或尽粟一石 (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3)策之不以其道 ( 4)执策而临之 文中第( 1)段描述千里马悲惨处境的句子是 , 2文中 “呜呼 ”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请你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 2 分) 2如果想成为 “千里马 ”,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各是 什么。 请结合文本与现实生活谈谈看法。 ( 4 分) (二)( 10 分) 饮酣,乃渭然叹曰: “莫 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师旷 ① 侍坐于前,援琴撞之。 公被衽 ② 而避,琴坏于壁。 公曰: “太师谁撞。 ”师旷曰: “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 ”公曰: “寡人也。 ”师旷曰: “哑。 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左右请除之,公曰: “释之,以为寡人戒。 ” ① 师旷:盲人乐师。 ② 衽:长袍。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 1)公被衽而避 ( 2)故撞之 ( 3)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2用 “/”为下面的句子断句(两处)。 ( 2 分) 晋 平 公 与 群 臣 饮。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 2 分) 2阅读全文,选择其中你欣赏的 一个人物,加以点评。 ( 3 分) 1( 1)有时( 2)通 “饲 ”,喂 ( 3)用鞭子打 ( 4)面对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蕴含着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痛恨。 2主观条件:把握机遇,自强不息;客观条件:适合成长的环境,识才爱才用才的伯乐。 2( 1)通 “披 ”,穿 ( 2)所以 ( 3)这 2晋 平 公 /与 群 臣 /饮。 2放了他,把它(这件事)作为我的警戒。 2师旷:勇敢正直,机智镇定,敢于冒死进谏 晋平公:心胸开阔,勇于纳谏,知错就改。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 19- 25 题。 (一)( 11 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 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 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耶。 其真不知马也。 ( 4 分) ⑴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⑵ 策之不以其道( ) ⑶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⑷ 执策而临之( )。 ( 3 分)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千里马 ”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2 分) “千里马 ”,而尚未被 “伯乐 ”发现,你该怎么做。 ( 2 分) (二)( 9 分) 阂县林琴南孝廉纾 ① 六七岁时,从师读。 师贫甚,炊不得米。 林知之,亟 ② 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 师怒,谓其窃,却弗受。 林归以告母,母笑曰: “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③ 之礼。 ”即呼备 ④ ,赍 ⑤ 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注 ]① 林琴南孝廉纾 (shū):林纾,字琴南,福建阂县(今福州人)。 近代文学家,尤以翻译外国小说名世。 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 ② 亟:急忙。 ③ 束修:本指十条干肉,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间赠送的礼物。 ④ 呼备:叫人准备。 ⑤ 赍( jī) :携带。 ( 3 分) ⑴ 从师读( ) ⑵ 以袜实米( ) ⑶ 负以致师( )。 ( 3 分) 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 从中看出林琴南是一个怎样的人。 ( 3 分) 19.⑴ 通 “饲 ”,喂养(喂) ⑵ 鞭打(驾驭) ⑶ 通晓(知道、明白、懂得) ⑷ 面对 ,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或 “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不满。 ”) :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 示例二:我要努力完美自己,做得更好。 示例三:要做到 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二)( 9 分) 23.⑴ 跟从(跟) ⑵ 装满(装) ⑶ 背(背着) ,但这能作为送给老师的礼物吗。 (或 “你的想法本来是好的,但这能作为学生拜师的礼物吗。 ”) ,想帮助老师。 (或 “因为他得知老师家很穷,没有米煮饭 ”。 )这件事反映了林琴南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2020 年山东省烟台市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7.本文作者是 , 代文学家。 (2 分 ) 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3 分 )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然后有千里马 策 之不以其道 ,屋舍俨然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9.翻译下面。鲁教版八上马说中考试题精选
相关推荐
2、毁,减少越冬虫源。 2、生物防治:发现红蜘蛛为害可喷水 34 次,减少虫口,保护自然天敌捕食红蜘蛛。 红蜘蛛的天敌很多,如钝绥螨、长须螨、食满瓢虫、六点蓟马等。 利用自然天敌捕食红蜘蛛,可采用人工饲养捕食螨撒放番木瓜植株上捕食红蜘蛛,或人工饲养番木瓜钝绥螨撒放在喷水果园的番木瓜植株上,利用钝绥螨捕食红蜘蛛。 每头钝绥螨每天可捕食红蜘蛛卵 10 多粒,红蜘蛛幼螨 10 多头。 3
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神圣职责和义务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2. 2020年 4月 26日,两岸同胞期盼六十年的“三通”梦想终于成真 :“乡愁不再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不再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不再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两岸长达 60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收获。 这表 明( ) ①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②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完成
.①④ D.①③ ①但留方寸土,留于子孙耕②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 苦寒来④地球并不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而是属于子孙后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将那里的植被移植到安全地带,待铁路建成后,再用来恢复路旁的原始面貌。 对他们的做法,认识不正确的是 A.体现对大自然的关爱和保护 B.延工误时,浪费人力物力 C.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句与杜甫 (望岳 )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 (其三 )》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 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9.对下面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结庐在人境
A.汗血马 B.佛经 C.自鸣钟 D.旗袍 5.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和班超出使西域相距( B ) A. 209年 B. 210年 C. 211年 D. 212年 6.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 友好往来有多少年历史( C ) A. 2 100年 B. 1900年 C. 1800年 D. 1700年 7.( 2020年,湖南郴州)张骞出使西域的直接后果是( ) A.丰富了汉族的经济生活
15.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 2分) 既 得 斯 泉 于 山 谷 之 间 16.翻译下列句子。 ( 4分) (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17.从《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中,你能体会出作者的一种 高尚情怀,这种情怀可以用《丰乐亭记》中的四个字加以概括:。 ( 2分) (一) (10分 ) 14.( 1)像鸟张开翅膀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