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20xx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内容摘要:

19.“ 作为这场革命指导理论的康有为政治思想也是以儒家教义为主导的封建文化中的一部分,只不过这一部分孕育了一定程度上的反叛精神 ”。 “ 反叛精神 ” 主要表现在 A.否定君主制 B.将维新思想付诸实践 C.借助儒学宣扬革命理论 D.要求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20.《女学报 •做学生的快乐》( 1903 年)登载: “ 现在上海几个女学堂的女学生,一个个神清气爽、磊落大方 „„ 身体没有一点弯曲,好似春天的修竹一样细直 „„ 比那种涂脂抹粉、一步三扭的小脚伶仃的样子,真是天地了。 ” 这表明当时上海 A.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B.生活习俗发生了变化 C.人们的审美观向西方看齐 D.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 21.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常熟有个叫曾含章的人在《避难纪略》中写道:“令业户(指地主)领伪凭, 曰田凭,诱以领凭之后得以收租,卒无一人应之者。 盖明知租之必不能收,而深虑贼之知为业户而加害不休也。 ”这一记载 A.可体现出太平天国的反封建精神 B.反映了《天朝田亩制度》颁行的局限性 C.表达了他对清政府不作为的不满 D.不是对太平天国土地政策的如 实反映 22.面对《马关条约》的赔款,日本外交大臣井上馨直言:“在这笔赔款之前,日本财政部门根本料想不到会有好几亿日元的收入,(以前日本)全部收入只有 8千万日元,所以,想到现在有 3亿 5千万日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或私人都顿觉无比的富裕。 ”这一赔款 A.改变了日本财政拮据的现状 B.有利于加速日本资本的积累 C.使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D.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3.义和团运动时期,御史赵炳麟在一份奏折中写道:“今外夷怨毒人民已深,切骨刺心,一旦思逞, 歼其公时,败其战兵,势得而气锐自道(光)、咸(丰)数十年来,未有如今朝之痛快者也。 ”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A.迎合了多数民众的社会心理 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 C.较大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D.继承了太平天国的反封建精神 24.张謇光绪二十一年( 1895 年) 2月 24日《日记》记载“得汪州牧(南通知州汪树堂)函犊,南皮(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奏派总办通海团练”同年 7月 6日(日记》记载“亥正,接南皮撤防公赎。 ”下列相关说法.不准确的是 历而成就大事的念头 《马关条约》,而偃旗息鼓 25. 1895年 l月 14日《申报》上说:“从来治国之道,有因有革。 盖道无往而不复,法历久而必变”此言论 26.“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 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这句话表明了义和团 运动的双重特征是 A、“灭洋”与“扶清” B、爱国与保守 二.非选择题 (48分 ) 27.( 12分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国家进步前赴后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平天国与近代化 正方:中国的近代化不同于欧美国家,要在取得政治上的独立后,才能进行。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其任务是推翻封建统治,争取民族独立。 因此,它的出现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反方:鸦片战争后中国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为时代潮流 而太平天国旨在建立小农经济的天国,对中国的近代化没有积极作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