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圆通生物能源公司生产管理制度汇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措施处理。 不能自行处理的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并派人监视火险隐患、维持现场秩序。 第十条 、电气设备起火时,应首先切断电源再进行扑救。 第十一条 、消防设施配备齐全,加强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使各类消防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一、 定期进行月检,月检内容如下: 检查灭火器压力表指针应在红、绿、黄三色的绿色位置,如发现重量太轻,应立即替换。 检查灭火器是否存放在通风干燥的位置,禁止处于日 光暴晒和强烈辐射的环境下,环境温度是否在 10℃~ 45℃之间。 检查标识是否在有效期内。 二、 定期进行年检,年检内容如下: 取下灭火器上下翻动几次,使粉筒内干粉抖动; 检查插销有无生锈,是否能拨动; 检查每个灭火器指针位置,并抽取总数的 10%测定重量,以验证压力表指针显示的正确第 15 页 共 29 页 性; 检查灭火器的有效期,过期的灭火器应及时更换; 检验合格后,应进行登记和标识。 根据场站实际情况,制定预防火灾事故的应急预案及安全技术措施,每季度进行一次预防火灾事故的演习。 第 九 章 场站 安全管理 规定 1. 进站人员必须遵守站内各项 管理规定。 2. 严禁在站区内吸烟及使用明火。 3. 严禁携带火种、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入站。 4. 进入站区的人员、车辆必须接受值班人员的监督检查。 5. 进入本站生产区的非工作人员(参观人员除外),需持有本人有效证件或总公司总工程师以上人员开具的证明方可入站。 6. 严禁穿钉鞋入站,进入 生产区一律穿着防静电服装。 7. 本站内禁止拨打手机。 8. 未经同意,禁止动用站内任何消防设施和工具。 9. 未经公司批准,站内禁止拍照和录像。 10. 机动车辆进入生产区需加戴防火帽,或熄火进入站内。 11. 外来办事车辆必须按指定位置停放在站外,不得随意停放。 12. 来拉气的驾驶人员 要严格执行进站人员管理规定,严禁在站区内随意走动。 严禁随车携带无关人员进入站区。 13. 参观人员需持有总公司签发的介绍信,并需有总公司人员陪同方可入站。 14. 参观人员必须将火种、易燃易爆物品交值班人存放,将手机、传呼机等通讯工具关闭。 15. 参观人员应按照指定或带领的路线参观,未经陪同人员许可,不得随意在站内走动或动用站内任何设施。 考核办法: 以上管理规定,外来人员如果违反,本站值班人员有权立即制止其违规行为,如果不听劝阻的,汇报站长处理;本站人员违反,每次不低于 10 元处罚,情节严重造成事故的,按安全生产责任状规定执 行。 第十章 关于生产报表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 16 页 共 29 页 为加强各分公司的生产管理,便于总公司随时了解各分公司的生产情况,有针对性的指导、配合好各分公司的生产管理工作,进而实现“安全、有序、优质、低耗、高效”的生产任务目标,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各分公司按照生产情况报表细则(附表一)定期、及时上报各种报表(各种报表的格式参照附表二、共 7 份)。 报表文字表述要求简练、通俗;上报数据真实;月财务开支计划表要求后附采购详单,先询价、后提交,力求预算准确。 各报表上报负责人要统筹安排,能提前上报的不要后拖。 生产部负责报表 的收集、汇总、上报、回传等工作,设备类报表(两份)报至刘文斌,其它报表报至张宏娟。 考核办法:每少报一次报表,扣罚负责人 10 元 /次;发现报表数据弄虚作假,对负责人在全公司通报批评,视情节给予不低于 100 元 /次的处罚。 每月有生产部汇总、考核一次,有生产部经理(或副经理)、总工程师签字后转交财务,当月工资兑现。 此考核结果列入站长、项目经理的半年、年终绩效考核。 本管理规定自 20xx 年 3 月份开始执行,解释权归总公司生产部。 附表一:生产情况汇报细则 报表类别 报表编号 上报时间规定 负责人 考核单位 考核频次 日生产情况汇总表 每日(逢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后延至上班第一天)上午 9:30 分之前上报至总公司生产部。 各站长 生产部 每日一次 月生产情况汇总表 每月 28 号下午 16:00 分之前上报生产部;逢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后延至上班第一天12:00 分之前上报。 各站长 生产部 每月一次 安全责任状月考核汇总表 每月 28 号下午 16:00 分之前上报生产部;逢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后延至上班第一天12:00 分之前上报。 项目经理 或站长 生产部 每月一次 月财务开支 计划表 每月 28 号下午 16:00 分之前上报生产部;逢双休日、法定节假日提前上报。 项目经理 或站长 生产部 每月一次 月项目手续、证书办理汇总表 每月 28 号下午 16:00 分之前上报生产部;逢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后延至上班第一天12:00 分之前上报。 项目经理 生产部 每月一次 月设备检修计划表 每月 28 号下午 16:00 分之前上报生产部;逢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后延至上班第一天12:00 分之前上报。 各站长 生产部 每月一次 设备运行维护周报 每周一(逢法定节假日后延至上班第一天)上午 9:30 分之前上报生产部。 各站长 生产部 每周一次 第 十 一 章 常见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 厂 站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突然事件, 特 制订应急 预案管理制度。 第一条 、生产净化装置突然停电 第 17 页 共 29 页 一、 应急措施: 突发停电时,立刻拉下配电室总闸手柄,关掉各重要电器仪器电源开关,并及时向值班班长和站长汇报,电工立即赶赴现场查清原因,排除故障。 各岗位人员立刻到现场紧急停车,关闭机泵阀门,检查生产参数。 查清停电原因,记录停电时间和来电时间。 做好装置停运后的处理及来 电再开工的准备工作。 二、 预防措施: 平时注意配电柜的检查维护,使之可靠工作。 定期对站内电路、电机检查和保养,防止电路超负荷运行。 在运行中发现电压波动,过低等异常现象,立刻向上级领导反映情况。 第二条 、管道 漏气应急措施 一、 如发现管网漏气,应迅速查明泄漏点,立即关闭泄漏点两端管线上的阀门和与该管线相连接的储罐阀门,把气源切断。 二、 切断电源,停止一切作业,做好人员和外来车辆的疏散工作,并消除一切火源,并防止因抢险造成金属物品的碰撞而产生火花。 三、 用湿棉被包住泄漏点,用水对其冷却。 四、 如果泄漏量大,一时难以控制,应扩大警戒区域 ,迅速报警 “119”。 第三条 、生产净化装置塔、容器的泄漏、着火应急处理 一、 应急处理措施: 一般泄漏,采取降压、紧固、更换。 大量泄漏,采取紧急停运、降压。 关闭泄漏点的有关阀门,防止大量泄漏。 及时向站领导及上级汇报,加强现场保护。 如出现小面积着火,并且容器未出现泄漏及工艺流程管线未出现大量泄漏时,应及时关闭相关工艺流程,利用最近的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灭火后应及时通知班长并向站长汇报,并监护好现场,防止余火。 当出现大面积着火,无法控制火势、火已燎烧容器、附近已出现容器泄漏或已经爆炸,装置附近人员应由离火最远或 最安全的地方撤离装置,全体人员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迅速第 18 页 共 29 页 关闭装置与外界连通阀门,停总配电室电源,然后撤离,此项判断和下发指令负责人为值班班长或站长,值班班长负责撤离后的 119 报警、生产应急办公室和相关人员报告。 二、 预防措施: 加强岗位之间的协调及责任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对易产生泄漏、易冻坏的阀门加强管理,并采取保温措施。 加强巡回检查,并进行切水。 安全阀灵活好用,其前 安装的 控制阀 处于 开启状态。 第四条 、蒸汽泄漏的应急处理 一、 蒸汽泄漏 应急 处理 立即查找泄漏点,关闭 就近的来汽、 出汽 阀门,必要时关停 来汽 总阀。 处理人员应 做好防烫准备,按要求穿戴防烫服、防烫面具和防烫手套,同时有人进行安全监护。 泄漏点冷却下来后,应组织人员查明泄漏原因,更换发生损坏的阀门或垫片。 加强操作工的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做好事故的防范和应急培训。 二、 蒸汽烫伤 人员的救护 处理。 迅速将被蒸汽烫伤的部位用冷水冲淋或浸泡水中,以减轻疼痛和肿胀,降低温度,浸泡时间至少在 20 分钟以上,如果是身体躯干烫伤,无法用冷水浸泡时,则用冷毛巾冷敷患处。 如果局部烫伤较脏和被污染时,可用肥皂水冲洗,但不能用力擦洗。 患处冷却后,用灭菌纱布或干净的布覆盖包扎。 包扎 时要稍加压力,紧贴创面,不留空腔。 烫伤后出现水泡破裂,又有脏物时,可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冲洗,并保护创面,包扎时范围要大些,防止污染伤口。 第五条 、 阀门闸板脱落泄漏(憋压)应急处置 一、 阀门闸板脱落通常会造成与之相连的容器、管线出现压力骤然升高,严重者导致容器、管线泄漏,或引起火灾、爆炸。 闸板脱落还会导致流程无法正常运行,造成生产紊乱。 二、 发现管线、容器憋压、泄漏者,立即向当班班长汇报,如果是岗位人员,必须马上判断阀门闸板是否脱落,如果因为闸板脱落引起憋压导致泄 漏 ,立即判断泄漏点、泄露介质,分析泄漏原因,同时辨别周围环 境、风向,若是因高压所致,立即回岗位检查设备参数,第 19 页 共 29 页 及时调参卸压,密切观察运行参数,准备倒入备用容器、流程。 三、 班长接到报告后,应马上向站长汇报,赶赴泄漏现场前,不可携带任何通讯设施,制漏工具必须达到防爆条件,并对岗位人员作出重复性要求。 四、 班长在站长未到达之前,组织岗位人员进行泄漏点的流程阻断工作,同时提醒人员的自我保护,并分析超压设备停运、泄漏带来的连锁反应,以及时采取应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