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常见病害内容摘要:

2、白色,病健之间有明显的界限。 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病较重,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20 至 25,病菌在病株和落叶上越冬,经风雨传播,从伤口侵入。 防治方法:清除病叶,集中烧毁。 发病初期,喷 11100 波尔多液或 75%百菌清 600 至 1000 倍液。 煤污病主要危害叶片及枝条。 初生黑色小霉斑,后扩展蔓延至全叶或整个枝梢,使叶面覆盖紧密的煤烟状霉层。 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和子囊果在病部越冬,经风雨和昆虫传播。 当荫蔽潮湿、通风透光不良时,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修剪时去除病枝叶,并集中烧毁。 发病时,喷 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每隔 7 至 10 天喷 1 次,连续喷 3 次。 藻斑病叶片正背两面均可出现病斑,针头状,灰白色至黄褐色小圆点,有时呈十字形斑点,并向四周放射状扩展,形成圆形稍隆起的毡状物,表面有纤维状细纹,边缘不整齐。 病原藻以营养体在寄生组织内越冬,植株过密、荫蔽、通风不良,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植株不过密,合理施肥,通风透光,增强植株抗病性。 尔多液,以后可喷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至 800 倍液。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