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语文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试题精选内容摘要:
” 乃下令: “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下列句中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天下三分,益州\疲惫。 \某之,又何\间焉。 \诚知\不如徐公美。 \千里,百二十\城。 2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孰 与城北徐公美 私 王 孰 视之 不宜偏 私 ,使内外异法也 ,齐国 之 美丽者也 美 我者,私我也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 之 过者 徐公不若君之 美 也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 2 分) 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2本文是臣民劝说君主纳谏成功的故事,它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 “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 联系《出师表》一文,诸葛亮向君主刘禅提出了 、 、 条 建议,表明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恩之情和 的决心。 ( 2 分) 2邹忌讽谏使齐王欣然接受,如换作直谏效果可想而知。 邹忌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 2 分) 答: 21. D22. C23.能在公共场所批评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24.广开言路(开张圣听) 赏罚分明(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亲贤臣,远小人) 兴复汉室充分尊重对方,语言委婉含蓄,晓 之以理,动之以情,从而让对方愉快地接受意见。 2020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金华卷) (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 “ 善。 ” 乃下令: “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 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2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 4 分) ⑪ 臣之妻 私 臣 ⑫ 王之 蔽 甚矣 ⑬ 闻 寡人之耳者 ⑭ 皆 朝 于齐 21.请依据下面卡片中的提示释义或根据意思从选段中找出例句,将卡片填写完整。 ( 2 分)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 2 分)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3.根据选段内容完成下联。 ( 3 分)答 上联:邹忌现身说法巧进谏 下联: ▲ (二) 20. ⑪ 偏爱 ⑫ 因受蒙蔽而不明 ⑬ 使 „„ 听到 ⑭ 朝见 21. ①对 ② 比 ③ 能谤讥于市朝(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④ 皆朝于齐 22.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大臣、官吏、百姓,可得上等奖赏。 23.略。 如:齐王开张圣听振国威 又如:臣民面刺齐王受上赏 评分标准: 第 20 题 4 分,每小题 1 分。 第 21 题 2 分,每格 分。 第 22 题 2分,意思对即可。 第 23 题 3 分,内容符合要求,宽对即可。 2020年福建泉州市初中学业质量检查 (一)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完成 6—— 10 题。 ( 16 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体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其妻曰: “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 吾孰与徐公美。 ” 妾曰: “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 吾与徐公孰美。 ” 客曰: “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自以为不如;窥镜,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 “ 善。 ” 乃下令: “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 虽欲言,无可进者。 文言虚词积累卡片 编号: 006 词 例 句 意 思 于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① 皆以美于徐公 ② ③ 在 ④ 到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本文选自,它是西汉(人名)整理的,按战国时期秦、齐、楚、赵等十二国次序编订而成的。 ( 2 分) 7.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 4 分) ⑪ 朝服衣冠( ) ⑫ 今齐地方千里( ) ⑬ 臣之妻私臣( ) ⑭ 王之蔽甚矣( ) 8.下列各组加点词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徐公何能及君也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及郡下,诣太守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徐公不若君之美能谤讥于市朝 更若役,复若赋 生于 忧患,死于安乐 9.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 6 分) ⑪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 ⑫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 10.下列对相关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喻治国安邦之道,对齐王纳谏,终使齐国大治。 B.曹刿劝谏鲁庄公 “ 取信于民 ” ,终使弱小的鲁国战胜强大的齐国。 C.墨子巧言善辩,成功地劝阻楚王放弃攻打宋国的打算。 D.诸葛亮直言进谏,劝勉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6.( 2 分)《战国策》刘向 7.( 4 分,每小题 1 分)穿戴 方圆 偏爱 受蒙蔽 8.( 2 分) B 9.( 6 分,每小题 3 分) ⑪ 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漂亮、英俊)。 (其中 “ 孰与 ” 、句末问号各占 分,句意 2分) ⑫ 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其中 “ 期年 ” 、 “ 虽 ” 各占 分,句意 2 分) 10.( 2 分) B 2020年山东威海市 (一)阅读下面语段 ,完成 9~ 12 题。 ( 8 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①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 “ 善。 ” 乃下令: “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邹忌讽齐王 纳谏》选自《 》, ① 处冒号的作用是。 ( 2 分)。 ( 2 分) ① 臣 诚 知不如徐公美 ② 闻 寡人之耳者 ③ 时时而 间 进 ④ 期年 之后。 ( 2 分) ①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 ② 群臣吏 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 (至少写出两条)( 2 分) 答: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1314 题。 ( 4 分)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往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 天与云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 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试用自己的话将湖中雪景描绘出来。 ( 2 分) 答: ,你如何理解作者的 “ 痴 ”。 ( 2 分) 答: 二、文言文阅读( 12 分) (一 ) (共 8 分 ) (概括、收束)上文。 (每空 1 分,共 2 分)10.① 确实 ② 使 „„ 听到 ③ 问或,偶然 ④ 满一年(每个 分,共 2 分) 11.①由此看来,大王(您)受的蒙蔽很深啦。 ② 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错误的可得到上等奖赏。 (每句 1 分,共 2 分) ,要善于接纳合理化建议,要讲究劝说的方式、方法等。 (意思对即可,每条 1分,共 2 分) (二)(共 4 分) :平静的湖面上弥漫着水汽凝成的冰花,站在船头,向远处望去,高处的天与云,远处的山和水,浑然一体,一片白茫茫的景象。 如果立在岸上,湖上能看得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我的一叶小舟及船上 的两三个人影罢了。 (能全面描绘出文中所写景物 1 分,语句连贯通顺 1 分,共 2 分)(直接翻译原文也可) 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 (意思对即可,每点 1 分,共2 分)。 2020年巴中市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考试 (四)阅读下文,完成 20—— 25 题。 ( 19 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节选)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 “ 善。 ” 乃下令: “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2下面各组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3 分) A、臣之妻 私 臣 不宜偏 私 ,使内处异法也 B、皆以美 于 徐公 受地 于 先王,愿终守之 C、 虽 欲言,无可进者 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时时而 间 进 中 间 力拉崩倒之声 2翻译下面的句子。 ( 3 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2文中邹忌先从切身经历设喻,再将家事与国事进行比较,因此得出了“ ” 的结论;齐威王纳谏后采取相应措施,最终在诸国中取得了 “ ” 的地位。 ( 4 分) 2汉语中许多成语来源于古代典籍,上文第二段的 就是这样的成语。 ( 2 分) 2结合选段内容,试对齐威王的形象做简要分析。 ( 4 分) 答: 2020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语文试卷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 8~ 11 题。 (15 分 )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 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鄂教版语文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试题精选
相关推荐
拥护江主席的谈话,拥护我国政府就这一事件采取的措施。 美国军用侦察机制造的这起事件 ,是对中国主权和领空的严重侵犯,责任完全在美方。 是美方飞机,无视国际法对飞越自由的规定,进入中国近海专属经济区的上覆空域进行侦察;是美方飞机,违反飞行规则,突然转向和撞击中方飞机,造成我机坠毁;是美方飞机,肇事后未经中方许可,非法闯入中国领空并降落中方机场。 事实俱在,铁证如山。 然而,美方不仅不向中方道歉
来,带给人更多的思考和启迪。 (2)文中“书,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这个比喻,我觉得特别亲切”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此句开篇点题,以“特别亲切”一语牵连出“我”少年时代的种种阅读和写作的愉 悦感受,与此同时,也表明“我”受到书的滋养,亲历了书给自己的成长带来的种种益处。 (3)如何理解“我”读书时“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 这里写“我”少年时“好读书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复杂的事儿。 (3)我喜欢小说。 小时候常读中国的小说,《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等;也爱读外国小说,比如狄更斯、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的作品,这些书对我人生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4)读书最重要的是从中可以学到知识。 现在的知识多极了,从计算机一直到航天科学,包括种地都属于知识的 范围。 记得 30 年代我在清华大学上学时,有一位教文学的叶教授,他就是什么书都读,那个时候就开始研究宇宙
一切都是有条有理的;一条饥肠辘辘的汉子面对一大堆食物,是不可能细嚼慢咽的,然而中国人的精神空间既不是一个狭小局促的盒子,也不是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洞,它需要充实,也需要秩序,需要精神空间的建构。 我们不否 定近年来艺术家、理论家在艺术精神空间建构上的努力,但这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到如今除了画册越来越精美外,我们对于西方现代艺术及其思想背景,还缺乏足够的理论清理与分析。 中国人
(二) ( 1)赐福,保佑。 ( 2)大腿。 11.( 1)下 /视其辙 ( 2)宋公及楚人 /战于泓 12.( 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弄清楚,也一定会根据实情来处理。 ( 2)敌人多我方人少,乘他们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请下令出击。 13.(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2)及其未既济 14.长勺之战鲁庄公取信于民且善于听取曹刿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