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八年级下语文单元练习6内容摘要:

(二)《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 17 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 本文选自《 _______________》,作者是 __________,他才气纵横,文章明白畅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 4分) 1 文中结尾的“闲人”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这里包含着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 ( 4分) 1 对“庭 下如积水空明”的几种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3分)( ) A、 天空中月光明亮,房屋月光如水。 B、 庭院中洒满阳光,像地上积满了水。 C、 庭院中洒满阳光,像空中的明月倒映在水中。 D、 庭院中的月光像是积聚在那里的一潭透明的清水。 1 作者在“中庭”欣赏到的美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文中的语句填空)( 2分) 1 作者把月光比作“如积水空明”,还有很多诗人喜欢把月光比作水,如“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瑕),“月光如水澡吾体”(宋•杨万里)。 如果你也沐浴着如水的月光,心情会如何。 请描述一番。 ( 50字以内)(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三峡》(节选) ◇王充闾 ( 22分) “船窗低亚小栏干,竟日青山画里看”。 我满怀着四十余年的渴慕,放舟江上, 畅游三峡,饱览着山川胜景。 三峡,这部上接苍冥、下临江底,近四百里长的硕大无朋的典籍,是异常古老的。 早在语言文字出现之前,不,应该说早在浑沌初开、乾坤始奠之际,它就已经摊开在这里了。 它的每一叠岩页,都是历史老人留下的回音壁、记事珠和备忘录。 里面镂刻着岁月的屐痕,律动着乾坤的吐纳,展现着大自然的启示;里面映照着尧时日、秦时月、汉时云,浸透了造化的情思与眼泪。 我们不能设想在自己有限的一生中,读尽它的无限内涵,但总可以观嬗变于烟波浩渺之外,启哲思于残编断简之中。 作为现实与有限的存在物,人们徜徉其间, 一种对山川形胜的原始恋情,与源远流长的历史激动,会不期然而然地被呼唤出来。 在这锦山秀水之间,早在五千年前就曾闪烁着大溪文化的异彩。 两千年前,扁舟一叶从那条唤作香溪的水河里,载着一位绝代佳姝,“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不独闾里之荣,也是邦家之光。 两汉之交,公孙述枭踞白帝城,跃马称帝。 过了三周甲子,这里又成了吴蜀争雄的战场,年轻的陆逊创了“火烧连营七百里”的赫赫战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